方伯谦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方伯谦
外文名:Fang boqian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福建闽县(今福州市)
出生日期:1854年1月14日
逝世日期:1894年9月24日
职业:北洋水师将领
毕业院校:福州船政学堂
主要成就:第一批赴欧留学生回国就被重用,
人物生平
方伯谦(1854.1.14-1894.9.24),字益堂,祖籍福建侯官,生于闽县(今福州市)。六岁入私塾读书,同治六年(1867年),考入福建船政学堂第一期,入后学堂学习驾驶,十年(1871年)毕业后,与刘步蟾等同上“建威”练船实习,巡历南洋新加坡、槟榔屿,及渤海湾、辽东半岛各口岸。十三年(1874年),牡丹社事件后日本出兵台湾,因在台积极备战,获五品功牌,充“伏波”舰正教习。日本侵台事件发生后,奉调入台,教练行营精兵。旋调任“长胜”舰大副。光绪元年(1875年),调入“扬武”舰,以千总留闽尽先补用。旋在台湾剿抚案内经沈葆桢奏保,擢守备,留闽尽先补用。光绪六年(1880)年留学期满回国。充任船政后学堂正教习,旋调练习舰教习,擢都司,仍留闽省尽先补用,并加参将衔。
光绪二年(1876年)冬,船政选派第一批留学生赴欧洲考察,方伯谦入选。三年(1877年)启程赴英,留学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校,习驾驶理
被杀之谜
“济远”退回旅顺确未得到旗舰“定远”的首肯,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战场“炮烟迷漫,各船难以分清”。据方伯谦自称,济远是因“伤处甚多,船头裂漏水,炮均不能放”,才驶回旅顺修理的。李鸿章认为所说“情有可疑”,丁汝昌查明所报不实,是否可信?值得注意的是,据1895年上海出版的《中倭战守始末记》一书载,济远舰管理炮务的德籍洋员哈富门辞职回国路过上海,住宿礼查客寓,沪上各国记者询问战事者甚多,当问到济远的损伤情况时,他作出了简短的回答,使我们弄清了三点:(一)济远仅有两门大炮受损,15公分(厘米)尾炮1门“机器受损,不能运动”,21公分大炮1门“机器也已损坏,炮架不能运动”,并不是“炮均不能施放”。(二)根本未提到“船头裂漏水”的事,可见乃是子虚乌有。(三)指出“我船虽受伤,并无大碍”,并非伤重到不能继续作战的地步。所以,济远提前回旅的理由是不能成立的。
“牵乱船阵”:首先,北洋水师的各舰舰速不一,却混编,
历史争议
方伯谦一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主要针对他在甲午战争时期丰岛海战和黄海海战中的表现:(1)丰岛海战中他到底是逃跑还是诈降,期间有没有挂白旗以及日本军旗。(2)丰岛海战中日舰“吉野”到底有没有被“济远”的尾炮击成重伤。(3)黄海海战中,他是临阵脱逃还是确实所有火炮均已损坏,无法继续作战?(4)为什么方氏后裔方俪祥会说是刘步蟾害死了方伯谦?我们一一分析和探讨。
1、甲午战争前的方伯谦
据史料记载,1871年方伯谦和同学们结束在船政学堂的理论功课,到练习舰学习,1874年毕业。毕业后被安排到船政水师“浮波”轮船做教官,同年又担任“长胜”轮船大副。1875年调入船政水师旗舰“扬武”做备用守备(相当于上尉),同年迎娶许家小姐,可谓刚踏入社会,便春风得意。1877年,方伯谦作为第一批留学生到英国留学。驻英公使郭嵩焘称:初次见到这些留学生,除了严复之外,谈论最多,话语最多就是方伯谦。1880年,方伯谦毕业回国后
关于对上述“铁证”的质疑
1.最早为方鸣不平的《冤海述闻》在方被杀第二年(1895年)出版,记载详实,是亲自参加寒战的舰上人员所撰写第一手资料,局外人无法杜撰,当时统治者亦未见批驳。
2.处斩电文下达次日,据《卢氏甲午前后杂记》记录,“济远”士卒闻之‘均奔麓伏尸而哭,声闻数里,见着无不泪下。’“卢当时是”广甲“舰管轮,可以说是目击者第一手资料。(现存福建师大图书馆)
3.1896年出版的《东方兵事纪略》作者姚锡光,系李鸿章幕僚,立场多有问题,其影响迄今尚未澄清。
4.上文所述洋员戴乐,系《甲午中日海战见闻记》作者。时任”定远“舰副帮带兼汉纳根顾问。因其愿望要购置新巡洋舰由其指挥未能实现,常感职不符名,把林泰曾、刘步蟾、方伯谦说成三巨奸,诬”济远“舰各炮”为巨锤所坏,以作临阵先逃之借口“,流毒很广,是个”劣洋员“,人称其”谰言不可信“。
5.民国初期海军部编史处池仲祐编纂出版《海军大事记》,由总纂严复作序,提出了”方伯谦被谗以
人物归属
1.北洋水师
北洋大臣:李鸿章。提督:丁汝昌。总教习:琅威理、汉纳根。
2.铁甲舰
定远级
定远舰(管带:刘步蟾)·镇远舰(管带:林泰曾)巡洋舰
致远级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靖远舰(管带:叶祖圭)
经远级
经远舰(管带:林永升)·来远舰(管带:邱宝仁)
超勇级
超勇舰(管带:黄建勋)·扬威舰(管带:林履中)济远舰(管带:方伯谦)平远舰(管带:李和)
3.战役
丰岛海战·黄海海战
4.其他
船政学堂
人物故居
在中国近代海军名将中,甲午战争中被清廷处决的方伯谦肯定是一位历史上受争议的海军高级将领。伯谦祖上是河南人,先辈随王审知入闽,先居于今天的闽侯上街庄前村,后搬入福州,住过白塔寺后的太平街,
再搬入观巷。1885年方伯谦升任济远舰管带(舰长)时,从木柴商人刘寿作手中买下,重建后将全家搬进去。
方伯谦故居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朱紫坊河沿东端,建于清初,嘉庆至光绪间重修。坐南朝北,四面围墙,主要建筑三进。大门前面有照墙立于河沿,大门口是“明三暗五”门头房。入石框大门,三面环廊,廊下有天井。第一进厅堂面阔五间,进深七柱,抬梁式扛梁减柱木构架,双坡顶,木柱特大,石板平整,正面厅堂,两侧厢房,门扇、窗槛、花格皆楠木制成,雕刻精美。二进前厅正面挂有双龙贴金“诰封盒”。厅前后都有天井,天井两侧是披榭。第三进为双层楼房,上为藏书阁,下为课读的地方。东侧有花厅,原有鱼池,花圃已改建为住房。进与进之间有围墙相隔,过道以覆龟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