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彼得·梅达瓦简介

彼得·梅达瓦简介

淘名人 2023-09-06 08:23 热度:

彼得·梅达瓦

彼得·梅达瓦(PeterBrianMedawar,1915年2月28日-1987年10月2日),男,阿拉伯裔英国人,1915年出生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父亲是一个黎巴嫩商人。中学毕业后他考到英国牛津大学附属的马格达伦学院念书,主攻动物学。1960年,哲人科学家梅达瓦因为对免疫学做出的杰出贡献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移植免疫学的开创者,被誉为“器官移植之父”。出版有《对年轻科学家的忠告》《一只会思想的萝卜》等。

基本资料

中文名:彼得·梅达瓦

外文名:Peter Brian Medawar

别名:彼得·梅达沃、皮特·梅达沃

国籍:英国

出生日期:1915年2月28日

逝世日期:1987年10月2日

毕业院校:牛津大学

职业:生物学家

主要成就:196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出生地:巴西里约热内卢

祖籍:黎巴嫩

性别:男

人物简介

彼得·梅达瓦(SirPeterB.Medawar),于1915年2月28日出生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于1987年10月2日逝世于英国伦敦。

他是于巴西出生的英国动物学家,他和FrankMacfarlaneBurnet爵士因为他们对后天免疫耐受理论的发展和证实而在1960年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的模型为器官和组织移植的成功铺平了道路。

人物生平

1915年2月28日出生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父亲是黎巴嫩人,母亲是英国人;

1928年在英格兰马尔堡大学读书;

1932年转到麦大伦学院研究动物学;

1935年在牛津大学学习与医学相关的生物学,并得学士学位;

1938年通过考试,成为麦大伦学院研究员;

1942年在罗尔斯顿,1944年成为圣约翰学院高级研究员,1946年为麦大伦学院院士;

1947-1951年,任伯明翰大学动物学教授;

1951-1962年搬到伦敦,任伦敦大学学院动物学教授;

1962-1971年,任英国国家医学研究所(NationalInstituteforMedicalResearch)董事;

1977-1983年,任英国皇家学会实验医学教授

1981-1987年,任英国皇家研究生医学院院长。

1969年,梅达沃在演讲时中风,他说:“这是可怕的坏运气,因为吉姆怀特还没发现能减缓心脏跳动β-阻断剂,如果当时有它我就可能保存自己的健康和我的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 ∨

学术历程

彼得·梅达瓦出生于巴西,还是个年轻的男孩时就去了英国。1935年,他从牛津马格达伦学院获得了动物学学位,并在1938年,他成为该学院的研究员。二战期间他在苏格兰格拉斯哥皇家医院烧伤科进行了组织移植的研究,尤其是植皮。这项工作使他认识到,移植排斥反应是一种免疫反应。战争结束后,梅达沃继续他的研究,他听说了澳大利亚免疫学家FrankMacfarlaneBurnet,世界上首先发展了先进的免疫耐受理论的人所做的研究。根据这一假说,在早期胚胎发育和出生后不久,脊椎动物发展了区分属于它的自身的物质和那些外来物质的能力。这个想法和认为脊椎动物怀孕时就继承了这个能力的观点相冲突。梅达瓦发现双胞胎牛能够接受对方的皮肤移植,表明有些抗原物质能从一个胚胎的卵黄囊泄露到另一个双胞胎胚胎的卵黄囊,从而有力支持了Burnet的观点。在对小鼠的一系列实验中,他得到了证据,表明虽然每个动物细胞中包含某些基因决定对免疫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

家庭情况

1937年,梅达沃和一个剑桥教授的女儿JeanShinglewoodTaylor结婚,他们有两个儿子,查尔斯和亚历山大,和两个女儿,卡罗琳和路易丝。

宗教观点

他说:“我相信,一个合理的情况下可以这样说,并不是说我们相信上帝是因为他存在,而是他的存在是因为我们相信他…作为世界的组成要素,上帝和其他思想产物一样…我后悔我不相信上帝和其他宗教,因为我相信它会给许多需要他的人带去满意和舒适。”

获得荣誉

他在1965年被封为爵士,在1981年获得了荣誉勋章。

出版著作

梅达沃作为一个科学家,他的兴趣很广泛,包括歌剧和哲学。他的主要著作:《独特的个人》(1957);《男人的未来》(1959);《艺术可溶性》(1967);《希望取得进展》(1972);《生命科学》(1977);《冥王星的共和国》(1982)和自传《回忆录》(1986)等。

《对年轻科学家的忠告》,蒋效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5月;

人物名言

科学是可以解答的艺术。科学的前沿是介于可解与难解、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全新疆域。致力于这个领域的科学家们竭尽全力将可解的边界朝难解方向推进,尽其所能揭示未知领域。

只是帘子打开,公众看到我们的时候,我们更愿意展现的一种姿态。

人物自传

《一只会思想的萝卜》,袁开文等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