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阿尔维德·卡尔森简介

阿尔维德·卡尔森简介

淘名人 2023-09-07 23:30 热度:

阿尔维德·卡尔森

阿尔维德·卡尔森(瑞典语:ArvidCarlsson,1923年1月25日-2018年6月29日),瑞典人,出生于瑞典乌普萨拉,毕业于瑞典隆德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曾任苏黎士大学兼免疫学研究所所长。2000年荣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他是自1982年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瑞典科学家。其获奖的原因是他发现了多巴胺这种重要的神经递质。他的研究成果使人们认识到帕金森症和精神分裂症的起因是由于病人的脑部缺乏多巴胺,并据此可以研制出治疗这种疾病的有效药物。

基本资料

中文名:阿尔维德·卡尔森

外文名:Arvid Carlsson

国籍:瑞典

出生日期:1923年1月25日

逝世日期:2018年6月29日

毕业院校:隆德大学

职业:医学博士

主要成就: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对多巴胺的研究

出生地:乌普萨拉

性别:男

人物生平

1923年1月25日,卡尔森出生于瑞典的乌普萨拉,是隆德大学历史学教授GottfridCarlsson的儿子。

1941年,卡尔森也进入隆德大学学习医学。

1944年,他参与了检查被释放的纳粹集中营的犯人的工作,他们是被FolkeBernadotte带到瑞典来的。虽然瑞典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立国,卡尔森的求学之路还是由于在军队中服役而被迫中断数年。

1951年,卡尔森获得了医学和哲学博士学位,并随后成为隆德大学的教授。

1951年任助理教授

1956年任副教授

1959年任瑞典哥德堡大学药理学教授

1989年退休

2000年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2018年6月29日,阿尔维德·卡尔森去世,享年95岁。

研究方向

卡尔森在50年代后期进行的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证明,多巴胺是大脑中的一种重要递质。而在此之前,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多巴胺只是另一种递质去甲肾上腺素的前体。卡尔森发明了一种高灵敏度的测定多巴胺的方法,发现多巴胺在大脑中的含量高于去甲肾上腺素,尤其集中于脑部基底核,而后者是控制运动机能的重要部位。他由此得出结论:多巴胺本身即为一种神经递质。

这一发现说明,帕金森症和精神分裂症的起因,是由于病人的脑部缺乏多巴胺。卡尔森还做出了其他几项进一步的发现,这些发现使人们更清楚地意识到多巴胺在脑部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精神分裂症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有效的治疗。卡尔森在实验中用“利血平”来降低实验动物神经递质的浓度,受试动物丧失了自主运动能力,但当运用左旋多巴(多巴胺前体,能够在大脑中转变为多巴胺)治疗,动物的运动能力得到了恢复。另一方面,运用另一种神经递质5-羟色胺治疗并不能改善动物的运动能力,实验中还发现摄入左旋多巴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荣誉

2000年10月9日,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宣布,2000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时年77岁的瑞典人阿尔维德·卡尔森、时年75岁的美国人保罗·格林加德和时年71岁的美国人埃里克·坎德尔,以表彰他们三人在人类“神经系统信号传送”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其中,卡尔森是自1982年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瑞典科学家。

来自瑞典哥德堡大学药理学专业的阿尔维德·卡尔森教授获奖的原因是他发现了多巴胺(一种治疗脑神经的药物)可以作为人脑中的信号传送器,而且这种药物对于人类控制其身体动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他的研究成果已使人们意识到,患上帕金森症的原因正是人脑某个部位中缺少了多巴胺,而且人类可以很快研制出针对这种疾病的有效药物。卡尔森教授到目前为止已做出了多个后续发现,这些发现已进一步证明了多巴胺对人脑具有重要的作用。他的研究成果还进一步显示了治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