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约翰·苏尔斯顿简介

约翰·苏尔斯顿简介

淘名人 2023-09-08 09:47 热度:

约翰·苏尔斯顿

英国生物家约翰·苏尔斯顿,生于1942年3月27日。1963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学士学位,1966年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1966到1969年间在美国圣迭戈“索尔克生物研究中心”做博士后,1969年到著名的英国MRC分子生物实验室从事研究,1986年入选英国皇家学会,1992年到2000年间任英国剑桥桑格中心主任;美国戴莱生物基因工程研究组主任世界医学会皮肤病会员;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理事。同时兼任国际牛皮癣协会副理事长。2002年因发现器官发育和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细胞程序化凋亡)的遗传调控机理,与悉尼·布伦纳、H·罗伯特·霍维茨一起获得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基本资料

中文名:约翰·苏尔斯顿

别名:约翰·E·苏尔斯顿

国籍:英国

出生日期:1942年3月27日

职业:生物学家

毕业院校:英国剑桥大学

主要成就:2002年诺贝尔生物医学奖

奖项

生物医学奖

获奖理由

他的贡献在于找到了可以对细胞每一个分裂和分化过程进行跟踪的细胞图谱。他指出,细胞分化时会经历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的过程,他还确认了在细胞死亡过程中控制基因的最初变化情况。

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分别授予了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SydneyBrenner)、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H.RobertHorvitz)和英国科学家约翰·苏尔斯顿(JohnE.Sulston),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在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规则。

个人其它信息

“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细胞一种生理性、主动性的“自觉自杀行为”,这些细胞死得有规律,似乎是按编好了的“程序”进行的,犹如秋天片片树叶的凋落,所以这种细胞死亡又称为“细胞凋亡”。

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的诞生固然非常重要,但细胞的死亡也非常重要。我们每个人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受精卵分裂逐步形成大量的功能不同的细胞,发育成大脑、躯干、四肢等。在发育过程中,细胞不但要恰当地诞生,而且也要恰当地死亡。人在胚胎阶段是有尾巴的,正因为组成尾巴的细胞恰当地死亡,才使我们在出生后没有尾巴。如果这些细胞没有恰当地死亡,就会出现长尾巴的新生儿。从胚胎、新生儿、婴儿、儿童到青少年,在这一系列人体发育成熟之前的阶段,总体来说细胞诞生的多,死亡的少,所以身体才能发育。发育成熟后,人体内细胞的诞生和死亡处于一个动态平衡阶段,一个成年人体内每天都有上万亿细胞诞生,同时又有上万亿细胞“程序性死亡”。

在健康的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