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保罗·劳特布尔简介

保罗·劳特布尔简介

淘名人 2023-09-08 09:55 热度:

保罗·劳特布尔

保罗·劳特布尔(PaulLauterbur,1929年~2007年3月27日),美国科学家。他致力于核磁共振光谱学及其应用的研究。劳特布尔还把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推广应用到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领域。从1963年到1985年,他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担任副教授,他在石溪大学开展了MRI发展的研究。1985年开始,他担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生物医学核磁共振实验室主任。因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的突破性成就,而和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PeterMansfield)共同获得2003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于2007年3月27日在美国伊利诺伊州乌尔班纳市逝世,享年77岁。

基本资料

中文名:保罗·劳特布尔

外文名:Paul Lauterbur

国籍:美国

出生日期:1929年

逝世日期:2007年3月27日

毕业院校:匹兹堡大学、凯斯理工学院

职业:科学家

主要成就: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的突破性

出生地:美国俄亥俄州小城悉尼

荣誉:获2003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人物经历

劳特布尔1929年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小城悉尼,

1951年获凯斯理工学院理学士,

1962年获费城匹兹堡大学化学博士。

1963年至1984年间,劳特布尔作为化学和放射学系教授执教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在此期间,他致力于核磁共振光谱学及其应用的研究。劳特布尔还把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推广应用到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领域。当劳特伯德在石溪大学进行他的工作研究时,当时校园内最好的核磁共振机器属于化学系。所以他不得不在晚上用它进行实验,并会小心地改变设置,以便在他离开时还给化学系。

1985年开始,他担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生物医学核磁共振实验室主任。

20世纪70年代初,劳特布尔在主磁场内附加一个不均匀的磁场,即引进梯度磁场,并逐点诱发核磁共振无线电波,最终获得一幅二维的核磁共振图像。多年来,伊利诺伊大学一直认为劳特布尔极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但劳特布尔本人对获奖还是有点惊讶,他对媒体说:“我听到过各种猜测,但现实仍令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贡献

简介

通过一个磁共振成像扫描人类大脑获得的一个连续切片的动画,由头顶开始,一直到基部。

正确而及时的诊断对于患者而言至关重要。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普及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这种方法精确度高,可以获得患者身体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像。根据现有实验结果,它对身体没有损害。200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彰的就是这一领域的奠基性成果。保罗·劳特布尔和彼得·曼斯菲尔德在如何用核磁共振技术拍摄不同结构的图像上获得了关键性发现,这些发现导致了在临床诊断和医学研究上获得突破的核磁共振成像仪的出现。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它们可以在磁场中旋转。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决定原子核旋转的频率和方向。在磁场中旋转的原子核有一个特点,即可以吸收频率与其旋转频率相同的电磁波,使原子核的能量增加,当原子核恢复原状时,就会把多余的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来。这一现象如同拉小提琴时琴弓与琴弦的共振一样,因而被称为核磁共振。1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保罗·劳特布尔

悉尼镇的人们很早以前就看好劳特布尔,认为他以后肯定会有大出息,特别是他的中学同学。在他们眼中,劳特布尔内向又勤奋,但是他并非“书呆子”,而是个讨人喜欢的学生。劳特布尔的高中同学乔治·斯诺顿说:“我一点也不惊讶保罗如今的成绩,他上学时物理、化学和数学的成绩就遥遥领先。他不怎么爱说话,但是又非常容易接近,让你觉得他就是你多年的老邻居一样。而且他兴趣非常广泛,我记得那时候他还做过火箭模型呢。”他的另一位同学安德鲁·孔兹则表示:“保罗是个非常好学的家伙。他是走读生,因为住校生经常在上学前和放学后结伴去玩,但是保罗却不愿意浪费这些时间。”2007年5月24日《福布斯》文章指出有许多成就是显赫的、是划时代的,甚至过了几十年我们仍然会感到它们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挑选了一些关于这种革命精神的例子,选出了1950年以来改变世界的15个人。其中劳特布尔以发明的核磁共振成像进入了15人的名单,因为“

展开阅读全文 ∨

获得荣誉

诺贝尔奖奖章

诺贝尔奖是根据A-B-诺贝尔遗嘱所设基金提供的奖项(1969年起由5个奖项增加到6个),每年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1901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5周年时首次颁发。诺贝尔在其遗瞩中规定,该奖应每年授予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与和平领域内“在前一年中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瑞典银行在1968年增设一项经济科学奖,1969年第一次颁奖。诺贝尔在其遗嘱中所提及的颁奖机构是:位于斯德哥尔摩的瑞典皇家科学院(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皇家卡罗林外科医学研究院(生理学或医学奖)和瑞典文学院(文学奖),以及位于奥斯陆的、由挪威议会任命的诺贝尔奖评定委员会(和平奖),瑞典科学院还监督经济学的颁奖事宜。为实行遗嘱的条款而设立的诺贝尔基金会,是基金的合法所有人和实际的管理者,并为颁奖机构的联合管理机构,但不参与奖的审议或决定,其审议完全由上述4个机构负责。每项奖包括一枚金质奖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