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奥利弗·史密斯简介

奥利弗·史密斯简介

淘名人 2023-09-08 12:54 热度:

奥利弗·史密斯

奥利弗·史密斯(英语:OliverSmithies,1925年7月23日-)是英国出生的美国遗传学家,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教授。因发明基因敲除小鼠技术与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奇和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一起获得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基本资料

中文名:奥利弗·史密斯

外文名:OliverSmithies

国籍:美国

出生日期:1925年7月23日

主要成就:1951年,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

出生地:英格兰西约克郡

个人简历

学习阶段

1925年7月23日,史密斯出生于英格兰西约克郡的哈利法克斯,父亲是一家保险公司的推销员,母亲是一所技术学院的教师。史密斯很小就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他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自己制造一些仪器,如使用猪的膀胱制备成为扩音器,此外还制造了望远镜和无线电等。史密斯在高中阶段的成绩非常优秀,因此毕业时获得了一项奖学金而有机会进入牛津大学的贝列尔学院学习,并以优异成绩在1946年获得生理学学士学位,此外大学期间还获得化学的第二学位。随后继续在牛津大学进行研究生学习,期间试图通过测量渗透压来检测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尽管最后发现该方法在研究中没有一点实际意义,但通过这些训练,培养了自己执着的科研精神。

1951年,史密斯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他的导师建议史密斯去国外特别是美国进行进一步研究以扩大自己的知识体系。1951年史密斯来到美国,进入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生理化学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期间主要进行蛋白质

展开阅读全文 ∨

遗传学

遗传学是一门科学,专门研究生物体的遗传与变异。遗传学最早的应用在有历史记载之初就已经出现了,即驯养动物及植物的选择育种。遗传信息以化学方法被编码在DNA(脱氧核糖核酸)中。基因组学是研究特定物种所有DNA的学科。

直到1865年,才由格里哥·孟德尔首先记录了豌豆某些特性的遗传模式,表明它们遵守简单的统计学规律。虽然并不是所有的特性都显示出这种孟德尔遗传,他的工作说明将统计学应用于遗传将会有很大帮助。从那时起,出现了许许多多更复杂的模式。由他的统计分析中,孟德尔定义了一个概念:遗传的基本单位——等位基因。他描述的等位基因类于现在的基因。而现在等位基因的意思是一个特定基因的特定实例。直到孟德尔死后,20世纪初另外的科学家重新发现这个定律之后,孟德尔的工作的重要性才被大家了解。

孟德尔没有发现基因的物理性质。现在我们知道遗传信息通常是由DNA携带的(某些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RNA中)。操纵DNA可以随

展开阅读全文 ∨

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是根据A-B-诺贝尔遗嘱所设基金提供的奖项(1969年起由5个奖项增加到6个),每年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1901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5周年时首次颁发。诺贝尔在其遗瞩中规定,该奖应每年授予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与和平领域内“在前一年中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瑞典银行在1968年增设一项经济科学奖,1969年第一次颁奖。

诺贝尔在其遗嘱中所提及的颁奖机构是:位于斯德哥尔摩的瑞典皇家科学院(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皇家卡罗林外科医学研究院(生理学或医学奖)和瑞典文学院(文学奖),以及位于奥斯陆的、由挪威议会任命的诺贝尔奖评定委员会(和平奖),瑞典科学院还监督经济学的颁奖事宜。为实行遗嘱的条款而设立的诺贝尔基金会,是基金的合法所有人和实际的管理者,并为颁奖机构的联合管理机构,但不参与奖的审议或决定,其审议完全由上述4个机构负责。每项奖包括一枚金质奖章、一张奖状

展开阅读全文 ∨

基因打靶

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基、奥利弗·史密斯和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这3位获奖科学家,利用“基因靶向”技术让小鼠体内的特定基因失去活性,培养出研究价值极高的“基因敲除”小鼠。英国著名科普杂志《新科学家》网站8日推出特别报道指出,“基因靶向”技术的重要性是使任意改变小鼠基因变为现实。其为人类遗传病研究提供了药物试验的动物模型。有了这些动物模型后,人类就能更有效地找到治疗各种遗传病的新疗法,彻底攻克遗传病就为时不远了。

在现代医学领域,用“为害甚重”来形容那些让科学家们头疼不已的遗传病再贴切不过了。这些疾病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如先天性心脏病、血友病、囊肿性纤维化等。由于基因疗法还不够成熟,一旦患上了遗传病就只能“听天由命”了。但人们一直尝试找出这些基因以“对症下药”,寻找这些基因的科学家就是不折不扣的狙击手。由于组成生命的基本体——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很小,致病基因更是深藏不露,科学家们要找到它

展开阅读全文 ∨

忘情工作

史密斯在学校只有一小间办公室,而且与他的妻子合用。睡梦中被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委员会告知获奖消息的电话闹醒后几个小时,他又开始日常工作。

一定程度上,对史密斯赢得全球生理学和医学界最高奖项,众多同事似乎比他本人更为兴奋,不时进入他的办公室,打断他的工作,向他表示祝贺。医学院副院长埃塔·皮萨诺说,史密斯获奖是一件可喜的事情。按照他的判断,“毫无疑问,(史密斯的)这项研究工作将促成全新疗法,适用于所有有着基因缘由的疾病”。史密斯与美国犹他大学人体基因学和生物学教授马里奥·卡佩基和英国加的夫大学哺乳动物遗传学教授马丁·埃文斯一道,因开创“基因靶向”技术而成为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史密斯:“我的工作从来不是为了获得诺贝尔奖……而是解决某个问题,然后享受解决方案。”

整个8日上午,史密斯基本保持着工作状态。 史密斯昔日的学生、现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遗传学教授迈克尔·伯特森感

展开阅读全文 ∨

医学梦想

过去19年间,史密斯一直任职于北卡罗来纳大学查珀尔希尔分校。北卡罗来纳大学校长詹姆斯·默泽评价道,“几十年间,他(史密斯)以谦逊、幽默、创造力和发明热诚,展示了学术研究和人文精神的最高境界”。

所谓“最高境界”,按照默泽的解释,是史密斯在研究和教学工作中身体力行,“以他的榜样作用,让数以百计的学生和同事懂得,如何以研究工作帮助这个世界”。

“基因靶向”技术以实验鼠为施用对象,创制人体先天遗传疾病或遗传变异所致疾病的“模型”,提供开发新疗法的参照。

史密斯历年从事的研究项目涉及带有遗传因素的高血压等疾患。他说,“我总是希望有助于(治疗)常见疾病,而不是罕见疾病,例子之一就是研究与高血压相关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