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克·蒙塔尼耶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吕克·蒙塔尼
外文名:Luc Montagnier
国籍:法国
出生日期:1932年8月18日
逝世日期:2022年2月8日 [6-7]
毕业院校:巴黎大学
职业:法国病毒学家
主要成就:2008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86年,佳德纳基金会国际奖
职务:世界艾滋病研究与防治基金会主席
性别:男
人物生平
1932年8月18日,吕克·蒙塔尼出生在法国中央的沙步里,艾滋病病毒发现者之一。
蒙塔尼耶的会计师父亲喜欢在家里地下室做科学实验,这使蒙塔尼耶从小就对科学产生了兴趣。由于祖父患结肠癌,他由此决定投身医学。其研究工作主要致力于寻找艾滋病疫苗和疗法。
1986年,佳德纳基金会国际奖(GairdnerFoundationInternationalAward;GairdnerAward,1987年),2008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22年2月8日,吕克·蒙塔尼去世,享年89岁。
研究成果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将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及两名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
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1947年出生在法国,是巴黎巴斯德学院病毒学博士,他目前是巴黎巴斯德学院病毒部的教授。吕克-蒙塔尼1932年出生在法国,他是巴黎大学的病毒学教授,他目前是法国巴黎艾滋研究和预防世界基金会的荣誉教授和主管。
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发现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他们从淋巴结肿大的早期病人的淋巴细胞和晚期病人的血液中确定了病毒复制。他们根据形态、生物化学、免疫特性将这种反向病毒定为首个人类已知慢病毒。由于大量的病毒复制和对淋巴细胞的细胞破坏,HIV破坏了人体的免疫系统。这一发现对于了解艾滋病的生物学和抗病毒治疗是一个前提。
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孤立和培养了从淋巴结肿大的早期病人提取的淋巴结细胞,
幕后故事
在研究发现HIV病毒的领域内,有俩位科学家走在了前沿。一个就是吕克·蒙塔尼,另外一个则是和吕克·蒙塔尼争吵了几十年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中心的罗伯特·加罗。
上世纪80年代,正是对于病毒导致的疾病的研究如火如荼,而寻找貌似无解神秘的AIDS的致病原因就成了研究的热点。吕克·蒙塔尼1982年在巴黎一位临床医生的建议下,开展对AIDS的研究。这位临床医生其实为吕克·蒙塔尼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可以说差不多指明了他大的研究方向。
这位临床医生不仅具有宝贵的病人样本,他还直觉认为导致AIDS的原因就是一种叫retrovirus(反转录病毒)的东西,这非常具有前瞻性,因为针对病毒的不同类型,就可以采取分别的研究路线,大大节省研究的时间。而此时,MsBarre就在吕克·蒙塔尼的实验室里工作。1983年,他们的小组首先发现了可引起AIDS的病毒,并将其命名为LAV(lymphadenopathy-associ
所获荣誉
吕克·蒙塔尼:艾滋病毒研究第一人
吕克·蒙塔尼是法国著名的病毒学家,艾滋病病毒的发现者之一,他在艾滋病的研究和防控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蒙塔尼和西诺西是同事,也在法国巴黎的巴斯德研究所进行艾滋病病毒研究工作。1982年,吕克·蒙塔尼应法国巴黎比夏医院的邀请,着手研究一种罕见的肿瘤病毒,这种病毒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艾滋病病毒。1983年,吕克·蒙塔尼加入了由多位科学家和医生组成的研究小组,小组负责人是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加罗,他们最终成功分离出艾滋病病毒。作为首个独立研究艾滋病的团队,以蒙塔尼为代表的法国科学家与罗伯特·加罗为代表的美国研究团队曾发生过激烈的争论,双方为争夺艾滋病的优先发现权争执不休。直到1990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科学求实办公室搜集了大量档案资料,最终确认吕克·蒙塔尼和罗伯特·加罗共同发现了艾滋病病毒。
作为国际研究和预防艾滋病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吕克·蒙塔尼曾获得20多类各种奖项,
人物去世
2022年2月8日,吕克·蒙塔尼去世,享年89岁。
人物争议
吕克·蒙塔尼耶声称新冠病毒为人工合成,并从武汉实验室意外泄漏出来,理由是新冠病毒基因组的某些片段与艾滋病病毒基因组的片段一样,但实际上某种病毒与其他病毒携有同样的微小基因片段很常见,因为基因组非常庞大。
俄罗斯流行病与微生物学专家亚历山大·谢苗诺夫说,包括吕克·蒙塔尼耶在内的一些西方人士称“新冠病毒系人工制造”的说法与事实不符。通过对病毒进行基因组测序,研究人员完全可以区分病毒是起源于自然还是由人工制造。在回答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言论时,谢苗诺夫认为,有些人声称新冠病毒源自人工制造“是为了掩盖其卫生系统的无能或抵御疫情方面的过错”,这类说法实际上是欲盖弥彰。
首都医科大学校长、著名生物学家饶毅教授针对其言论,也发表了措辞严厉的长文。文中提到:“此前在2010年,上海交通大学曾提议引进蒙塔尼,而且希望国家支持引进;当时饶毅教授参与了第二轮国家层面的评审。在评审中,饶毅教授表示科学界对他的共识是:最近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