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伸弥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山中伸弥
外文名:英文:Shinya Yamanaka
国籍:日本
民族:大和民族
出生日期:1962年9月4日
毕业院校:神户大学(学士),大阪市立大学(硕士,博士)
职业:干细胞研究,医学家 [1-3]
主要成就: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2) BBVA基金会前沿知识奖(2010)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12)
出生地:日本大阪府
代表作品: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
职务:国际干细胞研究学会(ISSCR)主席
获诺奖时任职:京都大学
现任职于:京都大学
个人经历
早年经历
1962年9月4日,山中伸弥出生于日本大阪府。大一之前,山中伸弥都一直居住在奈良市。高中时,山中因阅读医师德田虎雄的著作《只有生命是平等的》而倍受鼓舞,决定从医。
山中的父亲经营着一个生产裁缝机零配件的小工厂,虽然山中小时候也喜爱分解机械,但常常无法将其恢复原样,受到父母的责备。机械道路上的不顺利,成为山中迈上医学道路的另一个诱因。
在父亲的影响下,他立志认真学习终于考入大阪重点中学--大阪教育大学附属天王寺高中,考入高中后其他学生都在认真学习,只有山中热衷于柔道(据说他有梦想成为日本奥运会代表选手),在高中的3年期间他因为练柔道就受伤了10多次(骨折),很多人都说这个孩子大概走错了学校,应该去考大阪体育大附属高中,而不是在这里学习文化知识,三年时间很快就要过去,这个失败的学生将如何面对人生呢?山中伸弥的父亲告诉他:“你多次受伤,看见医生这么为病人减轻痛苦,你将来要成为医生为人类服务。”
个人成果
山中伸弥是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cell)创始人之一。2007年,他所在的研究团队通过对小鼠的实验,发现诱导人体表皮细胞使之具有胚胎干细胞活动特征的方法。此方法诱导出的干细胞可转变为心脏和神经细胞,为研究治疗多种心血管绝症提供了巨大助力。这一研究成果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因为其免除了使用人体胚胎提取干细胞的伦理道德制约。
2006年山中伸弥等科学家把4个转录因子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转入小鼠的成纤维细胞,使其变成多功能干细胞。这意味着未成熟的细胞能够发展成所有类型的细胞。
山中伸弥从其他科学家已经公布的研究结果中挑选出24种最有希望的转录因子。在试验室中他发现这24种转录因子中的确有4种转录因子可以将人体细胞重组成干细胞。他把4种基因注入皮肤细胞,从而得到“鸡尾酒”iPS细胞。
事实证明这4个转录因子中,其中一个转录因子确实是“一次天大的冒险”,因为这一个是与癌症相关的转录因子。数月后他又发现即使不使
荣誉奖项
2007年 MeyenburgAward(Meyenburg基金会[MeyenburgFoundation]/德国癌症研究中心[GermanCancerResearchCenter,DKFZ])(德国)
2008年 《时代》杂志“世界百大影响力人物”(TheWorld'sMostInfluentialPeople)(美国)
2008年 罗伯特·科赫奖(德国)
2008年 科学技术特别奖(日本)
2008年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
2009年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2011年获得国际最高学术大奖之一的沃尔夫医学奖,与其一起获奖的还有美国怀特黑德研究所的RudolfJaenisch。
2012年,山中伸弥与美国软件工程师利努斯·托瓦兹获得芬兰“千年技术奖”,二人分别获得60万欧元的奖金。
2012年10月:与英国发育生物学家约翰·格登(JohnGurdon)因在细胞核重新编程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研究历程
医生到博士
ShinyaYamanaka念高中时迷上柔道,因为受伤经常上医院,他在爸爸的建议下随后考入国立神户大学医学部,准备以后做一名骨科医生。大学毕业做临床实习期间,他发现自己对手术其实没有什么天分,别人做20分钟的手术他两个小时也未必完成;并且他觉得做医生再优秀也只能帮助少数的病人,而医学研究有成果的话通常可以帮助更多的病人,所以他的兴趣转向基础医学研究。在大阪市立大学博士期间,Shinya的主要工作是研究血压调节的分子机理]。在研究过程中,Shinya对小鼠基因敲除和转基因技术感到震惊,于是他在申请博士后位置的时候联系的都是利用这些技术的实验室。
博士后阶段
这位失败的骨科医生最后被加州GladstoneInstitute的ThomasInnerarity纳入门下(图一)。Thomas实验室研究的是血脂调节,跟Shinya博士期间的工作有点关系。Shinya的新课题是研究ApoBmRNA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