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迪·谢克曼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兰迪·谢克曼
外文名:Randy W.Schekman
国籍:美国
出生日期:1948年12月30日
毕业院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
主要成就:2002年与詹姆斯·罗思曼因对细胞膜传输的研究获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出生地:美国明尼苏达州St Paul
代表作品:《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2014年参与研发麦尔视系列项目
性别:男
学历:博士研究生
职称:教授
早年经历
谢克曼出生在明尼苏达州圣保罗,是福特车推销员萨姆·谢克曼和老师南希的孩子。他于1971年在洛杉矶加州大学获得分子科学学士学位。期间他作为交换生在苏格兰爱丁堡大学度过了第三学年。1975年他因为对DNA复制的研究在斯坦福大学获博士学位。
研究经历
谢克曼自1991年以来一直是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在伯克利加州大学谢克曼实验室进行了关于真核细胞中关于膜组件和囊泡运输过程的分子描述的实验。在此之前,他是该校生物化学系的一名教师。
谢克曼的研究主要是基于酵母菌。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牙哥分校做博士后研究时,导师本来研究的是哺乳动物细胞膜,但谢克曼考虑到酵母菌更易培植,便转而研究酵母。酵母菌与人类细胞差别较大,他的研究资助申请最初被驳回,但他坚持下来得到成功。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兰迪·谢克曼是细胞囊泡运输与调节机制的发现者。这个研究成果通俗地讲,是他与他的团队发现了每个小细胞中的囊泡像船队一样运送货物到精确的目的地的一种作用方式,此发现对大脑的沟通方式和激素的释放以及免疫系统部分现象进行了解释。
2019年8月22日,参加世界顶尖科学家三亚论坛暨三亚市院士联合会成立大会举行开幕式,针对相关重大科学思想进行了探讨。
2019年
获得诺奖
兰迪·谢克曼与斯坦福大学詹姆斯·E·罗斯曼,以及在斯坦福大学任职的德国科学家托马斯·聚德霍夫共同获得了2013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三位科学家发现了细胞中囊泡像船队一样运送货物至精确目的地的作用方式,这对大脑沟通方式、激素释放和部分免疫系统至关重要。
兰迪·谢克曼发现了酵母菌中调节细胞囊泡运输机制的基因,揭示三个基因的突变导致了“类似于糟糕的公共交通系统的状况”。
获奖过程
2013年10月7号17时30分(北京时间),揭晓2013年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发布会按惯例在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厅”举行。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秘书长戈兰·汉松宣布了获奖者名单和获奖原因。
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在声明中说,这三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解答了细胞如何组织其内部最重要的运输系统之一——囊泡传输系统的奥秘。谢克曼发现了能控制细胞传输系统不同方面的三类基因,从基因层面上为了解细胞中囊泡运输的严格管理机制提供了新线索;罗思曼20世纪90年代发现了一种蛋白质复合物,可令囊泡基座与其目标细胞膜融合;基于前两位美国科学家的研究,祖德霍夫发现并解释了囊泡如何在指令下精确地释放出内部物质。
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说,三位获奖者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细胞如何在准确的时间将其内部物质传输至准确的位置,揭示出细胞生理学的一个基本过程。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共800万瑞典克朗(约合120万美元),获奖的三位科
社会评价
简英奇·亨特
“这些美妙的发现对了解人体非常重要,同时对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和免疫失调等各器官疾病的研究有显著意义。”瑞典卡罗琳研究所临床肿瘤学教授简英奇·亨特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
贝尔·维克尼
新罕布什尔州达特茅斯大学分子生物学家贝尔·维克尼认为,这份奖“早就应该来了”。他称,该奖“反映了一个分子生物学的根本难题,而这些科学家以三种非常不同的方式加以解决。”
宣战
2013年12月9日,谢克曼投书英国《卫报》,批评学界三大权威期刊—《自然(期刊)》、《细胞(期刊)》、《科学(期刊)》的作为“正在摧毁科学”,并宣布自己的实验室将“永不投稿”至上述期刊。
来华讲学
【“大学堂”顶尖学者讲学计划】著名生物学家兰迪·谢克曼教授访问北京大学并作学术演讲
5月17日,应北京大学“大学堂”顶尖学者讲学计划的邀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伯克利加州大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兰迪·谢克曼教授到访北京大学,并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学术交流。谢克曼教授于2013年因其对细胞囊泡运输机制的开创性研究而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此次来到北京大学讲学,除了进行两场公开讲座外,谢克曼教授还访问了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生命科学学院、分子医学研究所的多个实验室,并与部分北大青年教师和学子进行了座谈。本次活动由国际合作部与分子医学研究所承办,光华教育基金会提供资助。
5月17日上午,北京大学在英杰交流中心第二会议室举行兰迪·谢克曼教授“大学堂”学者授予仪式,以表彰其在学术领域的杰出贡献。仪式由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程和平院士主持,副校长李岩松致辞。李岩松首先介绍了谢克曼教授在学术
个人观点
对转基因食品的负面态度是对技术的无端恐惧,是毫无根据的恐惧。
研究项目
身为全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之一、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兰迪·谢克曼(RandySchekman)在69岁时,启动了他职业生涯新一场冒险,去领导一个全球性的帕金森病研究项目。这次古稀之年的“重新出发”,很大程度上源于一个很私人的因素——于上海举行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谢克曼说,他的夫人生前患有帕金森病,于2年前去世。那时之后,谢克曼接到了一个领导该研究的邀请,他同意了。
对于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医学依然无能为力。
谢克曼说,这类疾病的病理学因素,“我们依然知之甚少”。过去几十年,科学界一直把帕金森病理解为一种单因素导致的疾病,并希望能发明出单一的特效药来治疗它。但这样的尝试无一成功。
2022年11月6日消息,兰迪·谢克曼透露帕金森病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科学家已经发现一种生物标志物,将有望通过验血或脑脊髓液测试,开展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