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斯万特·佩博简介

斯万特·佩博简介

淘名人 2023-09-09 08:17 热度:

斯万特·佩博

斯万特·佩博,又译为施温提·柏保、斯万特·帕博(瑞典语:SvantePääbo),1955年4月20日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生物学家、进化遗传学权威,新学科——古基因组学的开创者。任职于马普进化人类学研究所。出版有学术自传《尼安德特人》。北京时间2022年10月3日,斯万特·佩博获得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基本资料

中文名:斯万特·佩博

外文名:Svante Pääbo(瑞典语) Svante Pbo(英语)

别名:施温提·柏保、斯万特·帕博

国籍:瑞典

出生地:瑞典斯德哥尔摩

出生日期:1955年4月20日

毕业院校:乌普萨拉大学

主要成就: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研究领域:遗传学

性别:男

学位/学历:博士

人物经历

斯万特·帕博,男,1955年4月20日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他的父亲是苏恩·伯格斯特龙(SuneBergstrm),因前列腺素和相关物质的发现获得198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的母亲是化学家凯琳·帕博(KarinPbo)。

1955年4月20日,斯万特·佩博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

1975年最初进入乌普萨拉大学,并于1986年,取得乌普萨拉大学博士学位。

1990年,他成为德国慕尼黑大学教授,并于1997年,担任马普进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1999年,在德国莱比锡创立了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至今仍活跃在该研究所。同时,他还是美国、瑞典等国的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0年,首创从尼安德特人的骨头中提取、测序和分析古DNA的方法。

个人生活

父亲:苏恩·伯格斯特龙(SuneBergstrm),198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母亲:凯琳·帕博(KarinPbo),化学家

斯万特·帕博的母亲是从爱沙尼亚流亡到瑞典的化学家,之所以跟随母姓,是因为帕博是私生子。

卡琳曾在苏恩的实验室工作,在后者已经结婚生子的情况下,两人产生婚外情并生下了帕博。之后,卡琳离开了实验室,终身未婚。虽然每周六,苏恩都会抽空见见小帕博,尽到一个父亲的点滴责任,但他并没有公开这个私生子的身份。直到2004年苏恩去世前不久,苏恩的家人才知道了帕博的存在。帕博的学术生涯是否和每周见一面的父亲有关,我们不得而知。在帕博20岁的时候,苏恩成为诺贝尔基金会的主席。在帕博27岁的时候,由于对前列腺素的研究,66岁的苏恩与萨米尔松以及约翰·范恩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当时,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的私生子会在40年后独自一人获得同一奖项。

妻子:琳达·魏吉兰特(LindaVig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贡献

开创新学科古基因组学

在人类形成的过程中,同样有无数的谜团和空白需要弄清,更需要化石和基因的证据。斯万特·佩博的贡献主要在于基因上的发现,他的开创性研究催生了一门全新的学科——古基因组学。通过揭示和比较所有活着的人类与已灭绝的人类的遗传基因差异,斯万特·佩博初步解释了,是什么奠定了我们成为今天独特的人类。

测序尼安德特人线粒体DNA

斯万特·佩博团队通过对尼安德特人(1856年在德国尼安德河谷(NeanderValley)发现的一种古人类,直到3万年前才灭绝)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发现,尼安德特人是当今人类已灭绝的近亲。而且,他还发现了以前不为人知的古人类丹尼索瓦人在基因上与现代人的关系。

斯万特·佩博和其同事首先从尼安德特人遗骸上提取到DNA并进行了测序,并于1997公布了对尼安德特人线粒体DNA的测序结果。

1996年,帕博和同事们提取到一小段尼安德特人线粒体DNA,并测出了其中一段含有379个核苷酸的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故事

对考古学的兴趣

虽然父母都是理工科方面的科学家,但帕博很早就表现出对考古研究的兴趣,他的房间堆满了史前瑞典人制作的陶器碎片。13年岁那年,帕博和母亲一起到埃及度假,第一次接触到木乃伊,萌生了研究木乃伊的想法。1975年,20岁的帕博进入瑞典的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University)读书时,选择在人文学院学习科学史、埃及考古学、俄语等课程。但没过多久,帕博就失去了兴趣。两年后,他转向医学,之后又读了一个分子遗传学的博士学位。

研究木乃伊DNA

读博期间,帕博接触到了DNA克隆技术,产生了利用这一技术研究古人类,尤其是研究木乃伊DNA的念头。1984年,29岁的帕博成功地从一个死去两千多年的木乃伊身上提取到了DNA,并分析了其中的一小段,其结果发表在东德科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古代》(DasAltertum)上。一年后,帕博的论文《对古代埃及木乃伊DNA的分子克隆》(Molecularclon

展开阅读全文 ∨

所获荣誉

1992年,获德国科学基金会颁发的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奖。

2007年,被评为《时代》全球最有影响力百人之一。

2008年,被《新科学家》评为8位年度科学英雄之一。

2016年,获得有着豪华版“诺贝尔奖”之称的“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Prizes)。

2022年10月3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瑞典科学家斯万特·佩博,以表彰他在已灭绝古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学术谱系

博士:付巧妹

人物评价

帕博是第一个测出3万年前已经灭绝的古人类DNA序列的人,对人类起源的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007年,帕博被《时代周刊》评为全世界极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2008年,又被《NewScientist》评为8位年度科学英雄之一。

帕博待人谦和,“唯独对科学问题,他寸步不让”。(帕博学术自传《尼安德特人》译者夏志)

“在百年诺奖历史上,这是专门研究进化的学者第一次获得诺奖。”“他对人类的知识贡献是巨大的,他的研究涉及到古疾病,比如控制疾病基因及其机制。当然,他最大的贡献是对古人类学、考古学研究,开启了革命性变革,仅用短短十几年,就让古DNA研究迎来了一个巅峰”,“谦和、绅士,是周忠和对帕博的印象。“每次来到古脊椎所,他总是对各种不同学术意见,表示出十分的尊重。”(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