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亚·米哈伊洛维奇·弗兰克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伊利亚·弗兰克
外文名:Илья́ Миха́йлович Франк
别名:Илья́ Миха́йлович Франк
国籍:俄国
出生日期:1908年10月23日
逝世日期:1990年6月22日
毕业院校:莫斯科大学
主要成就:195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出生地:苏联列宁格勒
人物生平
伊利亚·米哈伊洛维奇·弗兰克(俄语:Илья́Миха́йловичФранк,1908年10月23日-1990年6月22日),苏联物理学家,195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08年10月23日出生于苏联列宁格勒。1930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物理系。1930年至1934年在列宁格勒光学研究所特勒涅宁教授的实验室工作,1935年获得博士学位。1934年以后在苏联科学院莱比得佛研究所领导核物理研究室。1944年起到莫斯科大学担任物理学教授兼杜布纳中子实验室主任。1957年以后任莫斯科大学物理实验室主任。1946年成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1968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
弗朗克同切伦科夫、伊戈尔·叶夫根尼耶维奇·塔姆协作进行了许多研究工作。他们进行了电子辐射方面的研究,因此,他们于1946年共同获得了斯大林奖金。他本人还专门研究过γ射线、中子束、折射媒质中的多普勒效应和跃迁辐射等问题,同时发表了不少论文
个人生活
1937年他娶了第一个妻子官恩娜,是著名的苏联历史学家。他们有一个儿子亚历山大·弗兰克,也是物理和科学博士。1966年他娶了第二个妻子玛丽娜·纳扎罗夫。他的哥哥格列布·米哈伊洛维奇·弗兰克是生物学家,也是苏联科学院院士。他的妻弟也是历史和医学家。2008年,俄罗斯为纪念伊里亚·米哈依洛维奇·弗兰克诞辰100周年,发行纪念邮票和杰出人物系列纪念银币一枚:银币左侧为伊里亚·米哈依洛维奇·弗兰克肖像,右侧为切伦科夫辐射图。下方刊伊里亚·米哈依洛维奇·弗兰克的生卒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