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玛丽亚·格佩特-梅耶简介

玛丽亚·格佩特-梅耶简介

淘名人 2023-09-09 20:57 热度:

玛丽亚·格佩特-梅耶

玛丽亚·格佩特-梅耶(MariaGoeppert-Mayer,1906年6月8日-1972年2月20日),女性德裔美国物理学家,玛丽亚·格佩特-梅耶出生于德意志帝国统治下的普鲁士王国西里西亚省的卡托维兹(现属于波兰),逝于美国加州圣迭戈。格佩特-梅耶发展了解释原子核结构的数学模型,196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基本资料

中文名:玛丽亚·格佩特-梅耶

外文名:Maria Goeppert-Mayer

出生日期:1906年6月8日

逝世日期:1972年2月20日

职业:物理学家

生平

1910年,由于其父弗里德里希被任命为哥廷根大学的儿科教授而举家迁往哥廷根居住,格佩特-梅耶是她父亲的家族中的第七代教授。在小时候,她的生长环境里就充满了大学里的学生、教授、学者,其中甚至包括了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恩里科·费米、维尔纳·海森堡、保罗·狄拉克和沃尔夫冈·包立。1924年,她通过了毕业考得以进入大学就读,在秋天成为了哥廷根大学的一份子。在那儿她向马克斯·玻恩、詹姆斯·法兰克和阿道夫·奥托·赖因霍尔德·温道斯等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学习。

1930年她完成了博士学位,并在同年嫁给了詹姆斯·法兰克的助手约瑟夫·爱德华·梅耶博士。之后这对夫妇移居梅耶的祖国美国。

未来的几年里,格佩特-梅耶在她丈夫任职的学校担任非正式或志愿的职务,1931年到1939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1940年到1946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之后则是在芝加哥大学。这段期间,格佩特-梅耶之所以无法取得职位部分是因为性别歧视以及严

展开阅读全文 ∨

其他成就

玛丽亚·格佩特-梅耶1931年的博士论文是研究原子的双光子吸收之可能性。这个现象一直到1960年代雷射发明后才受到证实。为纪念他在这个领域的贡献,双光子的吸收截面单位被命名作GM(Goeppert-Mayer)。

死亡与纪念

1972年,格佩特-梅耶因心肌梗塞于加州圣地牙哥过世。

格佩特-梅耶死后,美国物理学会设立了以之命名的奖项,颁给杰出的年轻女性研究者。对象是所有取得博士学位的女性物理学家。两间格佩特-梅耶曾经待过的大学也纪念她。芝加哥大学每年颁奖给杰出年轻女性科学家或工程师。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则每年举办玛丽亚·格佩特-梅耶座谈会,聚集女性研究者一同讨论现代科学。

金星上的格佩特-梅耶火山口(半径约35公里)也是以之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