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冯·克里津简介

冯·克里津简介

淘名人 2023-09-10 17:18 热度:

冯·克里津

冯·克利津(又译冯·克利青KlausvonKlitzing,1943-)因发现量子霍尔效应,获得了1985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霍尔效应是1879年美国物理学家霍尔研究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导电的性质时发现的一种电磁效应。此效应广泛地用于半导体。百年后的1980年,克里津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电晶体中发现了量子霍尔效应。

基本资料

中文名:冯·克里津

外文名:Klaus von Klitzing

国籍:德国

出生日期:1943年6月

毕业院校:布朗许瓦格技术大学

主要成就:诺贝尔物理学奖

人物成就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克里津1943年6月出生,1962年进入德国布朗许瓦格技术大学学习物理,1972年在维尔兹堡物理学所获得博士学位。1980年,他到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任教,1984年出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固体研究所所长。2004年3月,冯·克里津(K.v.Klitzing)博士应邀来华,在位于北京的中德科学研究中心为公众作了题为《物理学与计量学——从商代的长度计量单位到量子霍尔效应的应用》的科普报告。从4000多年前中国商代的长度和重量的计量单位到古埃及和印度用于计量时间的日规、水表,他讲述了计量学演化的过程,以及量子霍尔效应在确定新计量单位中的应用前景。

霍尔效应

霍尔效应是1879年美国物理学家霍尔(EdwinHall)研究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导电的性质时发现的一种电磁效应。他在长方形导体薄片上通以电流,再沿电流的垂直方向加上磁场,然后发现在导体两侧与电流和磁场均垂直的方向上产生了电势差。

展开阅读全文 ∨

贡献理论

计量学

计量学是研究测量的科学,它是科学知识的获取和应用等许多人类活动的重要基地,重量和长度的法定体系是调节贸易的基本标准。英国物理学家、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建立者开尔文勋爵曾经说:“当你能够对所说事物进行测量并用数字表达时,你对它就有所认识了。”

不同的时间计量单位

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不同的时间计量单位。至少在5000年前,巴比伦人与埃及人就已经开始用日、月、星辰测量时间。他们制定历法,组织协调居民活动和公众事件,更重要的是决定播种与收成的时间。他们的历法基于三种自然循环:地球自转所产生的昼夜周期(日);月球绕地球公转的朔望周期(月);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四季周期(年)。而身体的重量和长度则成为古代人们的计算长度和重量基准。

古代的时间计量方法

在古代,月亮的盈亏比季节的变迁更为明显,因此低纬度社会所发展出来的历法受到月亮周期的影响要大于太阳。在较北的地区,由于农业与季节的关系密切,于是太阳年就格外重要。当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