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
外文名:Richard Adolf Zsigmondy
国籍:奥地利、德国
出生日期:1865年4月1日
逝世日期:1929年9月24日
毕业院校:维也纳技术大学,慕尼黑大学
职业:化学家
主要成就:胶体化学 诺贝尔化学奖(1925年)
出生地:奥地利帝国维也纳
博士导师:威廉·冯·米勒
早年经历
席格蒙迪1865年4月1日出生于奥地利帝国的维也纳。其父阿道夫·席格蒙迪为牙科在奥地利的发展做了很大贡献,还发明了几种牙科医疗器材。阿道夫·席格蒙迪在1880年早逝,席格蒙迪由母亲抚养长大,接受了全面的教育,另一方面也保持攀岩、登山和游泳等爱好。高中阶段,席格蒙迪培养了对自然科学,尤其是化学和物理的兴趣,并开始在家中自己做实验。
学术生涯
席格蒙迪在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开始大学阶段的学习,但为了学习化学很快就转学到维也纳工业大学,后来又转到慕尼黑大学。在慕尼黑大学期间,他在威廉·冯·米勒教授的指导下开始科学研究,重点研究茚,并于1889年获得博士学位。席格蒙迪后来离开有机化学领域,加入柏林大学奥古斯特·孔特的物理研究组。1893年在格拉茨大学完成德语国家教授资格考试(Habilitation)。1897年,由于他在玻璃及其着色方面的知识,位于耶拿的肖特玻璃制造厂向他提供一份工作。席格蒙迪接受了这一工作,在该厂期间,他对茶色玻璃进行研究,还发明了一种玻璃,命名为“JenaerMilchglas”。1900年,席格蒙迪从肖特玻璃制造厂离职,但仍留在耶拿,独立开展研究。他与光学器材厂商蔡司公司合作,研制了狭缝超显微镜。1907年,他加入格丁根大学,成为无机化学研究所教授和所长,直到1929年2月退休。1925年,席格蒙迪因“证明了胶体溶
个人生活
席格蒙迪于1903年与劳拉·路易丝·穆勒结婚。他们拥有两个女儿。从格丁根大学退休后不久,席格蒙迪于1929年9月24日在格丁根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