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德里克·桑格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弗雷德里克·桑格
外文名:Frederick Sanger
国籍:英国
出生日期:1918年8月13日
逝世日期:2013年11月19日
毕业院校: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
职业:生物化学家
主要成就:1981年获得名誉勋位(CH) 两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出生地:英国格洛斯特郡
信仰:基督教贵格会
逝世地:英国剑桥郡
人物经历
弗雷德里克·桑格的父亲是一名医生,因此他原先打算研究医学。但是由于对生物化学的浓厚兴趣,而剑桥大学也正好有许多生物化学先驱,桑格决定在那里攻读生物化学。桑格最终在剑桥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并与玛格丽特·琼·豪(MargaretJoanHowe)结婚,他们育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桑格完整定序了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证明蛋白质具有明确构造,于195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上世纪70年代提出快速测定脱氧核糖核酸(DNA)序列的技术"双去氧终止法"、即双脱氧核苷酸链中止法,又称“桑格法”,于1980年与另外两名科学家共享诺贝尔化学奖。
1983年的某一天,桑格在专心做实验时突然感到自己已经够老了,于是停下了实验并宣布自己退休,从此在自己的花园里度过了大部分余生。
1986年,桑格获得英国最高荣誉“功绩勋章”,但拒绝封爵,因为不喜欢别人称自己为“爵士”(Sir)。
研究成果
桑格在1955年将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完整地定序出来,同时证明蛋白质具有明确构造。他利用自己新发现的桑格试剂(Sanger'sreagent),也就是2,4-二硝基氟苯(2,4-dinitrofluorobenzene)将胰岛素降解成小片段,并与专门水解蛋白质的胰蛋白酶混合在一起。再将一部分混合物的样本置放于滤纸的一面,并利用一种色层分析方法来做进一步的实验,首先他将一种溶剂从单一方向通过滤纸,同时又让电流以相反向通过。
由于不同的蛋白质片段有不同的溶解度与电荷,因此在电泳后,这些片段最后会各自停留在不同的位置,产生特定的图案。桑格将此图案称为“指纹”(fingerprints);不同的蛋白质拥有不同的图案,成为可供辨识且可重现的特征。之后桑格又将小片段重新组合成氨基酸长链,进而推导出完整的胰岛素结构。因此得出结论,认为胰岛素具有特定的氨基酸序列。这项研究使他单独获得了195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个人荣誉
*1954年成为皇家学会会员(FRS)。
*1963年获得不列颠帝国勋章(CBE)。
*1981年获得名誉勋位(CH)。
*1986年获得功绩勋章(OM)。
个人影响
桑格于1982年退休,英国的维康信托基金会(WellcomeTrust)和医学研究理事会(MedicalResearchCouncil),于1993年成立了桑格中心(SangerCentre),这座研究机构称为桑格研究院(SangerInstitute),地点位于英国剑桥,是世界上进行基因组研究的主要机构之一。2007年,维康信托提供英国生物化学学会(BritishBiochemicalSociety)一项补助,使其为桑格从1989年以后的实验研究纪录进行建档及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