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福井谦一简介

福井谦一简介

淘名人 2023-09-13 09:54 热度:

福井谦一

福井谦一(FukuiKenichi,1918年10月4日~1998年1月9日),出生于日本,日本量子化学家。毕业于京都大学,日本理论化学家,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艺术科学文学院院士、日本政府文化勋章获得者。由于在1951年提出直观化的前线轨道理论,1981年时任京都大学教授的福井谦一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日籍科学家,同时也是亚洲第一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1998年去世。

基本资料

中文名:福井谦一

外文名:日文平假名:ふくい けんいち

国籍:日本

民族:大和民族

出生日期:1918年10月4日

逝世日期:1998年1月9日

毕业院校:旧制大阪高等学校(今大阪大学)、京都大学

职业:日本理论化学家

主要成就:获得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 亚洲第一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代表作品:《图解量子化学》

血型:A型

获诺奖时任职:京都大学教授

人物经历

职业选择

1918年10月4日,福井谦一出生于日本奈良县井户野町的一个职员家庭,他的父亲毕业于东京商科大学,供职于一家英国公司。家境富裕的福井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不仅学习过《论语》等传统典籍,同时也受到欧美文化和先进科学技术的熏陶。中学时代的福井谦一先后就读于大阪府立今宫初级中学和旧制大阪高中(后身校:大阪大学),他的数学与德语成绩优异,但是这位日后的理论化学家却对中学化学非常不感兴趣。在进入大学的升学考试中,福井受到家族亲戚,京都帝国大学工业化学系教授喜多源逸的影响,选择了自己最不喜欢的化学作为终身的专业。

学习历程

1938年福井考入京都大学工业化学系,进入大学的福井没有放弃自己对数学的兴趣,选修了大量数学和理论物理方面的课程,在这一时期打下了坚实的数理基础。1941年福井大学毕业,进入京都大学燃料化学系儿玉信次郎教授的实验室攻读硕士学位。儿玉信次郎早年留学德国,返回日本时带回了大量欧洲的书

展开阅读全文 ∨

学科贡献

福井谦一在长期从事量子化学理论并对有机化合物的研究中,总结出著名的前线轨道理论。他指出化合物分子的许多性质主要出最高占据分子轨道相最低未占分子轨道所决定的。凡是处于前线轨道的电子,可优先配对。这对选择有机合成反应路线起决定性作用。1951年福并谦一提出这一理论时,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1959年伍德沃德和霍夫曼首先肯定这一理论的价值,并用它来研究周环反应的立体化学选择定则,进一步把它发展成为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这些发现不仅解释了以前化学反应中的一些不能解释的现象,而且能预测许多化学反应是否能进行。维生素B12的合成就是在前线轨道理论和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指导下极成功的例子。

前线轨道理论

前线轨道理论是福井谦一赖以成名的理论,这一理论将分子周围分布的电子云根据能量细分为不同能级的分子轨道,福井认为有电子排布的,能量最高的分子轨道(即最高占据轨道HOMO)和没有被电子占据的,能量最低的分子轨道(即

展开阅读全文 ∨

获奖记录

1981年福井谦一与提出分子轨道对称性守恒原理的美国科学家罗阿尔德·霍夫曼分享了诺贝尔化学奖。同年,他又获得了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艺术科学文学院院士、日本政府文化勋章、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等一系列荣誉。1982年福井从京都大学退休,被京都工艺纤维大学(京都技术学院)聘为校长,同时担任福井基础化学研究所所长、京都基础化学研究院理事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