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李远哲简介

李远哲简介

淘名人 2023-09-13 12:54 热度:

李远哲

李远哲,1936年11月19日出生于中国台湾省新竹市,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德国哥廷根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宗座科学院院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荣誉退休教授。李远哲于1959年从台湾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1961年获得台湾清华大学原子科学院研究所理学硕士学位;1965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理学博士学位,之后任教于美国芝加哥大学;1974年加入美国国籍并返回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同时担任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研究员;1975年当选为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院士;1979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80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第十三届院士;1986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94年1月15日放弃美国国籍,回到台湾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2006年卸任“中央研究院”院长;2007年当选为宗座科学院院士;2011年至2014年国际科学理事会会长。李远哲主要从事化学动态学的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李远哲

外文名:Yuan Tseh Lee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台湾省新竹市

出生日期:1936年11月19日 [1-2]

毕业院校: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75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1979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80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第十三届院士 1986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1986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8年当选为德国哥廷根科学院院士 1997年当选为印度国家科学院荣誉院士 2007年当选为日本科学院荣誉院士 2007年当选为宗座科学院院士 2009年当选为孟加拉国家科学院海外院士 2018年当选为意大利猞猁之眼国家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36年11月19日,李远哲出生于台湾省新竹市。

1943年,进入台湾省新竹市国民小学就读,在校期间担任校棒球队及乒乓球队队员。

1949年,进入台湾省新竹中学,在校期间担任校网球队队员,并在学校乐团吹长号。

1955年,保送进入台湾大学化工系。

1956年,转入台湾大学化学系。

1959年,从台湾大学本科毕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学士论文由郑华生(Hua-shengCheng)教授指导,研究用纸电泳分离锶与钡;同年,入学台湾清华大学原子科学研究所放射化学组硕士班。

1961年,从台湾清华大学原子科学研究所硕士毕业,获得理学硕士学位,硕士论文由浜口博(H.Hamaguchi)教授指导,研究温泉沉积物矿质北投石(Hukutolite)含有的天然放射性同位素。之后留任台湾清华大学担任助教一年,跟从C.H.Wong教授,分析tricyclopentadienylsamarium的X线结构。

1962年,赴美国加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李远哲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李远哲在博士期间研究电子激发的碱金属原子的化学离化过程(chemiionization processes of electronically excited alkali atoms)。在此期间,李远哲逐渐对离子—分子间作用以及分子散射的动力学(ion-molecule reactions and the dynamics of molecular scattering),尤其是利用交叉分子束研究反应动力学(crossed molecular beam studies of reaction dynamics)产生兴趣。

李远哲在化学动力学、动态学、激光化学等物理化学领域均有杰出表现,尤其交叉分子束技术的研究,独步全球,开创了化学动态学的新领域,阐明化学反应途径与机制。

李远哲人才培养

教育改革

1994年李远哲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他对内主张扩大学术视野,整合学术资源,创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80年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名誉教授

1980年

复旦大学名誉教授

1986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誉教授

1994年1月

台湾大学化学系特约讲座教授

1994年1月—2015年12月

台湾“中央研究院”原子与分子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2002年4月15日

拉曼大学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之一

2002年—2004年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中华台北领袖代表

2007年5月22日

《台湾大百科全书》总监修

2008年3月21日

T3大学联盟(T3 University League)召集人、咨询委员会委员

2011年10月—2014年10月

国际科学理事会会长

2011年11月

日本冲绳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理事会会员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李远哲的父亲李泽藩,1907年出生于台湾省新竹市武昌街,是一位画家与美术科系的老师;他的母亲蔡配是一位小学教师,出生于台湾省台中县梧栖镇;他的哥哥李远川,出生于台湾省新竹市,是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学系教授;他的弟弟李远鹏,出生于台湾省新竹市,先后在台湾清华大学、台湾交通大学任教多年,并被台湾“中央研究院”原子与分子科学研究所聘为研究员。兄弟三人(李远川、李远哲、李远鹏)都是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婚姻家庭

李远哲与太太吴锦丽(BerniceWuChin-li)在小学时相识,他们育有两儿一女:长子Ted(1963年出生,新闻业)、次子Sidney(1966年出生,医生)、长女Charlotte(1969年出生,社会学家)。

人物评价

李远哲“是好人,但也会做坏事”,“没有领袖风格,只能做科学”,不应把他(李远哲)“捧上天”。(李敖在2005年出版的书籍《李远哲的真面目》中评)

李远哲为人温恭敦厚,治学严谨踏实,服务人群,任劳任怨;其道德、学问、事功洵足以表率群伦,对于母校(台湾大学)、社会、国家,乃至全世界均有重大贡献。(台湾大学评)

李远哲对化学动力学研究有卓越的成就,除领导学术研究外,更推动台湾科学扎根,并积极从事教改,于人类学术之进步及台湾教育的奠基厥功甚伟。(台湾交通大学评)

人物影响

捐赠奖章

李远哲将其1986年所获得的诺贝尔化学奖证书及奖章,捐赠给台湾历史博物馆,于常设展中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