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
外文名:Antoine Henri Becquerel
国籍:法国
出生日期:1852年
逝世日期:1908年
毕业院校:巴黎理工大学
职业:物理学家
主要成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个人简介
1852年12月15日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AntoineHenriBecquerel)生于法国巴黎,出身于一个有名望的学者和科学家的家庭。他的父亲亚历山大·爱德蒙·贝克勒尔是位应用物理学教授对于太阳辐射和磷光有过研究。他的祖父叫安东尼·塞瑟,皇家学会会员,是用电解方法从矿物提取金属的发明者。
1872年贝克勒尔就读巴黎理工大学,后在公路桥梁学校毕业,获工程师职位。
1878年在巴黎自然博物馆任物理学教授。贝克勒尔与一位土木工程师的女儿米勒·捷宁结婚。
1878年他们生了一个儿子吉昂,也是一位物理学家,是贝克勒尔家族的第四代物理学家。
1895年任理工大学教授。
1896年3月,贝克勒尔发现,与双氧铀硫酸钾盐放在一起但包在黑纸中的感光底板被感光了。他推测这可能是因为铀盐发出了某种未知的辐射。同年5月,他又发现纯铀金属板也能产生这种辐射,从而确认了天然放射性的发现。后来,居里夫妇将其称为“放射性”。我
生平经历
1852年12月15日生于巴黎。
1872年贝克勒尔进入综合工艺学院,后来在1874年进入登塞特夏萨斯地方政府任职。
1877年成为工程师,1894年晋升为总工程师。
1888年,他取得了科学博士学位。从1878年起他被任命为自然历史博物院的助教,继承了他父亲在艺术工艺学院的应用物理学讲座。
1892年贝克勒尔被任命为巴黎博物院自然历史部的应用物理学教授。
1895年成为综合工艺学院的教授。贝克勒尔的早期工作集中于光的平面偏振、磷光现象和晶体对光的吸收(这是他的博士论文的题目)。他还研究过地磁问题。1896年由于他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现象,而使他早年的研究工作退居次要地位。贝克勒尔在与H.彭加勒(Poincare)讨论了一次新近由伦琴发现的辐射(X射线)及在真空管子中同时产生磷光的现象之后,他决定去研究在X射线与天然发生的磷光之间”是否存在任何联系。他从父亲那里继承有一些铀盐。铀盐的磷光可以用来曝光。
当他
放射性的发现
第一位发现放射性的是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尔(HenriBecquerel),他是研究荧光和磷光的专家。
1896年初,伦琴发现X射线的消息传到巴黎,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遭遇上放射性问题。当时法国有一位著名数学物理学家叫彭加勒,收到伦琴的通信后,在法国科学院1896年1月20日的例会上向与会者报告了这件事,展示了伦琴的通信和X光照片。贝克勒尔正好在场,他问彭加勒,这种射线是怎样产生的?彭加勒回答说,似乎是从真空管阴极对面发荧光的地方产生的,可能跟荧光属于同一机理。彭加勒还建议贝克勒尔试试荧光会不会伴随有X射线。于是第二天贝克勒尔就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开始试验荧光物质会不会辐射出一种看不见却能穿透厚纸使底片感光的射线。他试来试去,终于找到了一种物质具有预期效果。这种物质就是铀盐。贝克勒尔拿两张厚黑纸,把感光底片包起来,包得那样严实,即使放在太阳底下晒一天,也不会使底片感光。然后,他把铀盐放在黑纸包好
天然放射性
环境中天然辐射本底主要由宇宙射线、宇生放射性核素和原生放射性核素发射的辐射三部分组成。宇宙射线主要来源于地球的外层空间。为了探明宇宙射线的来源,有人曾做过实验,把一个装有核辐射探测装置的大气球从海平面升至高空,观察电离辐射粒子注量率与海平面高度的关系。结果发现,当海拔高度低于700m时,粒子注量率随高度上升而急剧下降。当气球高度超过700m时,粒子注量率随高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加。此外,人们还发现,当太阳发生耀斑活动时,地球测得的宇宙射线强度明显增强,这一现象证明宇宙射线产生于地球以外的空间。宇宙射线有初级和次级之分。初级宇宙射线是指从外层空间射到地球大气层的高能辐射。初级宇宙射线按其来源不同,又可分为“初级银河系宇宙射线”和“初级太阳宇宙射线”。不过,前者是初级宇宙射线的来源。初级银河宇宙射线主要由高能质子组成(~87%),并伴有10%左右的氦核,其余为少量的重粒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初级宇
宇生放射性核素
宇生放射性核素的品种虽然不少,但在空气中的含量都是很低的,因此,它们对环境辐射的实际贡献不大,特别是外照射。不过,有些核素在环境辐射剂量中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而且在科学研究上也有较重要的意义。
原生放射性核素与宇生放射性核素同属天然放射性核素,两者的区别在于,后者由宇宙射线通过与大气原子核作用的产物,而前者则是从地球形成开始,迄今为止还存在于地壳中的那些放射性核素。因此被称为“原生”放射性核素。显而易见,与地球同时形成的放射性核素可能很多,其中,仅有少数具有足够长半衰期的放射性核素才有可能残存至今。
天然放射性核素品种很多,性质与状态也各不相同,它们在环境中的分布十分广泛。在岩石、土壤、空气、水、动植物、建筑材料、食品甚至人体内都有天然放射性核素的踪迹。地壳是天然放射性核素的重要贮存库,尤其是原生放射性核素。地壳中的放射性物质主要为铀、钍系和。其中,空气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主要有地表释入大气中的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