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菲利普·莱纳德简介

菲利普·莱纳德简介

淘名人 2023-09-15 08:18 热度:

菲利普·莱纳德

菲利普·莱纳德(PhilippEduardAntonvonLénárd,1862年6月7日-1947年5月20日),德国物理学家,1905年他接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莱纳德在研究阴极射线时曾获得卓越成果,为此获得诺贝尔奖;他用实验发现了光电效应的重要规律;他也提出过一种原子结构设想。莱纳德像他同时代的汤姆孙和卢瑟福一样是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但是他反对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莱纳德是一个狭隘民族主义者,曾是希特勒的物理学顾问。尽管如此,莱纳德仍是一位优秀的实验物理学家。

基本资料

中文名:菲利普·莱纳德

外文名:Philipp Eduard Anton von Lénárd

国籍:匈牙利

出生地:匈牙利 普雷斯堡

出生日期:1862年6月7日

逝世日期:1947年5月20日

毕业院校:海德堡大学

职业:物理学家

主要成就:阴极射线 诺贝尔物理学奖(1905年)

逝世地:德国梅塞尔豪森

居住地:德国

导师:罗伯特·本生

研究机构:弗罗茨瓦夫大学、亚琛科技大学

人物生平

1862年6月7日,菲利普·莱纳德出生在匈牙利的普雷斯堡(现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父母来自奥地利的蒂罗尔。他先后在布达佩斯大学、维也纳大学、柏林大学和海德堡大学学习物理学,曾是本生、亥姆霍兹、莱奥·柯尼希斯贝格尔和格奥尔格·赫尔曼·昆克的学生。

1886年在海德堡大学获得博士头衔。

1892年起任波恩大学的讲师和赫兹教授的助手。

1894年被任命为布雷斯劳大学的教授。

1895年成为亚琛工业大学的物理学教授。

1896年海德堡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

1898年为基尔大学教授。

莱纳德在希特勒上台后加入了纳粹党籍,在多次在公开场合批判犹太人科学家,宣扬希特勒的理论。

190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45年二战结束后,美国考虑到莱纳德年事已高,免除了对他的非纳粹化措施。

1947年莱纳德在德国梅塞尔豪森去世,他的遗产现存于慕尼黑的德意志博物馆。

主要成就

阴极射线

1880年莱纳德开始研究阴极射线,

1892年,当时任赫兹助手的莱纳德研制出了带有“莱纳德窗口”的阴极射线管,该装置可以导引阴极射线离开电离空间,从而能够进一步独立地研究放电过程。莱纳德测量了各种样品对阴极射线的吸收,结果表明,物体对阴极射线的吸收与其密度成反比,阴极射线在物体中的穿透能力随着电压的升高而增强。虽然佩林、维恩和汤姆逊等人和他一样都证实了阴极射线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但是莱纳德在1898年发表了《关于阴极射线的静电特性》,使他取得了这一发现的优先权。

莱纳德还发现高能阴极射线能够穿过原子,他从这一现象出发正确地推断出原子内部的空间相对来说是空虚的。后来,卢瑟福通过a粒子散射实验也得到了同样的证据,并提出了后人普遍接受的原子有核模型。在研究光的发射时,莱纳德认为这与电子的释放和回归有关,他的这一观点只是到了玻尔原子模型确定后才为人们接受。

1902年莱纳德发现了光电效应的重要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

德意志物理学

莱纳德从反犹太人的种族主义立场出发,从1920年起在多次在公开场合批判犹太人科学家爱因斯坦,并鼓吹所谓的“德意志物理学”。

希特勒上台后,莱纳德加入了纳粹党籍,成为希特勒无比忠实的科学顾问,宣扬希特勒的种族主义和排犹主义理论。而作为回报,纳粹党将莱纳德作为雅利安或德国物理学的领袖,纳粹在物理学界的代理人。

莱纳德的著作包括:《关于以太和材料》(1911年第二版)、《阴极射线的定量分析》(1918年)、《关于相对论》(1918年)和《伟大的自然科学研究者》(1930年第二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