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麦卡特尼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詹姆斯·保罗·麦卡特尼爵士
外文名:Sir James Paul McCartney CH MBE
别名:Macca
国籍:英国
出生地:英国英格兰默西赛德郡利物浦
出生日期:1942年6月18日
星座:双子座
血型:B型
身高:181 cm
毕业院校:利物浦学院男子高中
职业:歌手、词曲作者、音乐制作人
代表作品:Yesterday、Hey Jude、Mull of Kintyre、Helter Skelter、She Loves You、I Want to Hold Your Hand
主要成就:18座格莱美奖 肯尼迪中心荣誉奖 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宗教信仰:基督教
唱片销量:1✕108 张(截至2013年)
净资产:8.2亿英镑
早年经历
1942年6月18日,保罗·麦卡特尼出生在英格兰默西赛德郡利物浦的华尔顿综合医院。1947年,开始在斯托克顿伍德路小学读书。1949年,转到约瑟威廉斯学校。1953年,他与另外3位同学在校内90人应试的适龄普考(11-plusexam)中取得及格,从而得以进入利物浦男子高中书院就读;他在学校的成绩非常好。1954年,在巴士上与乔治·哈里森相识。1955年,随家人搬到市内阿勒顿区大众林路20号的英式小排屋生活。
保罗·麦卡特尼家中有一架立式钢琴,他在父亲的鼓励下学习了钢琴课程。保罗·麦卡特尼还在父亲的鼓励下报名参加过各种唱诗班,比如利物浦座堂唱诗班(未被录取)、圣·巴纳巴斯教堂唱诗班。1956年,父亲给麦卡特尼送了一个小号,作为14岁生日礼物。后来,摇滚乐开始在电台里流行起来,于是麦卡特尼将小号卖掉,买了一把价值15英镑的原声吉他,一边弹奏一边唱歌。1957年7月6日,在好友伊万·沃汉的邀请下观
演艺经历
披头士时期
1957年,保罗·麦卡特尼正式加入“采矿人”(TheQuarrymen)乐队,担任吉他手。1958年,乔治·哈里森在其邀请下作为主音吉他手加入了该乐队,与此同时也陆续有其他乐手临时性加入该乐队,其中留队时间较长的是乐队的鼓手柯林·汉顿,他于1957年加入,1958年退出。最终,约翰·列侬、保罗·麦卡特尼、乔治·哈里森在20世纪50年代末构成了乐队的核心稳定阵容。
1960年3月,约翰·列侬的大学同学斯图亚特·苏茨里费(1940年6月23日—1962年4月10日)加入了“采矿人”乐队,他建议将乐队更名为“甲壳虫”(”heBeetles);夏季,“采矿人”把名字又变更为“银色甲壳虫”(TheSilverBeetles),此时鼓手彼德·贝斯特也宣布加入乐队;8月中旬,他们正式把乐队名称改为“披头士”(TheBeatles);同年,保罗·麦卡特尼随披头士在西德的汉堡举行了他们的第一次演出。
个人生活
家族情况
保罗·麦卡特尼的父亲詹姆斯·麦卡特尼是一名爵士音乐人,是JimMac乐队的领头人,又名吉姆·麦卡特尼。同时,他还是一名棉花商人,二战时期担任了消防员。母亲则在麦卡特尼14岁时死于乳腺癌手术。保罗·麦卡特尼还有一个比自己小18个月的弟弟。
婚姻生活
1969年,保罗·麦卡特尼与琳达·伊士曼(婚后随夫姓)在伦敦马里波恩注册结婚,并在当地教区的教堂举行了婚礼。婚后,麦卡特尼与琳达共生育了四个孩子:大女儿海瑟、二女儿玛丽、三女儿斯特拉·麦卡特尼、小儿子詹姆斯。1998年4月17日,琳达因患乳腺癌而去世。保罗·麦卡特尼获得了琳达的全部不动产。
2002年6月11日,保罗·麦卡特尼与泳装模特海瑟·米尔斯在爱尔兰莱斯利古堡结婚。2003年10月28日,二人生下小女儿BeatriceMilly。2006年,保罗·麦卡特尼宣布与海瑟分手。2008年3月,二人正式离婚,保罗·麦卡特尼向海瑟交付4600万英镑的
社会活动
素食主义与动物保护
1975年,保罗·麦卡特尼开始成为一名素食主义者。2006年,保罗·麦卡特尼发布了一张与海豹的合照,希望唤起公众对海豹保护的注意,并促使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宣称“加拿大猎杀海豹活动是这个星球上最残忍和最大规模的捕猎活动”。2008年,保罗·麦卡特尼为善待动物组织亚太分部(PeoplefortheEthicalTreatmentofAnimals,PETA)拍摄了一条素食广告。2009年,在伦敦的一家素食餐厅发起了“无肉星期一”(MeatFreeMonday)素食日活动,倡议人们在每周的一天尝试不吃肉只吃素菜,这样不仅无碍身体健康,而对身心都有益处。2018年,一头保加利亚的母牛误入塞尔维亚,保罗·麦卡特尼参与联名请愿,敦促欧盟破格让出走的母牛返回欧盟境内。
其它社会活动
2003年5月24日,保罗·麦卡特尼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建城300周年之际来到莫斯科红场举行了现场演唱会;演唱会开
获奖记录
社会类 | ||||||||||||||||||||||||||||||
| ||||||||||||||||||||||||||||||
国家荣誉 | ||||||||||||||||||||||||||||||
| ||||||||||||||||||||||||||||||
格莱美奖 | ||||||||||||||||||||||||||||||
|
人物评价
保罗·麦卡特尼是20世纪的音乐标志,开辟了英国摇滚的黄金时代。他身上延续着英国摇滚音乐的历史,又或者说,他本身就是一部历史。无论是“披头士”或“后披头士”时代,他从未放下摇滚,从未与音乐走远(《周末画报》评)。
保罗·麦卡特尼是个在歌唱、吉他、低音吉他、钢琴以及打鼓方方面都很有成就、才能的人,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作品。保罗·麦卡特尼是传统和声美学的忠实追随者,所以在他的作品中,重要的就是优美的旋律,无论是洒脱甜美的《LetItBe》,还是轻松诙谐的小品《WhenI64》。流畅的旋律始终是他音乐的灵魂。极富传唱性的旋律也使他的演唱会中经常出现万人大合唱的动人场面(搜狐、新浪评)。
作为披头士的创作核心,保罗·麦卡特尼创作旋律的能力和约翰·列侬的思想造就了乐队的经典。如果说,列侬以其深刻的歌词、鲜明的时尚态度、离奇的死因而被看作披头士的灵魂,那么麦卡特尼就是用动听的旋律、沉郁的嗓音打造了披头士的骨血
人物争议
“保罗已死”阴谋论
1969年,“保罗已死”的阴谋论开始传出;阴谋论者认为,麦卡特尼已于1966年死亡,出现在公共视线的“麦卡特尼”实际上是模仿秀竞赛获胜者威廉·坎贝尔。他们还从披头士唱片的歌词和艺术品中被发现了保罗·麦卡特尼“死亡”的“线索”。同年11月,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篇麦卡特尼的采访,令谣言消失。
尽管如此,仍有部分民众相信阴谋论。2013年4月2日,公共政策民调基金会所做的调查显示,仍有5%的美国民众投票认为,保罗·麦卡特尼已死于1966年。2015年,“保罗已死”阴谋论被《时代周刊》选为“十大阴谋论”。
版权之争
1985年,迈克尔·杰克逊以475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ATV公司的4000首歌曲版权,其中包括大约200多首披头士乐队的歌曲,还有滚石乐队、猫王等人的歌曲版权。当时保罗认为价格过高,超出了他的预期,但他从那之后每次在演唱自己的歌曲时都需要付费给杰克逊,而且这些歌曲的版权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