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罗伯特·奥本海默简介

罗伯特·奥本海默简介

淘名人 2023-09-16 09:32 热度:

罗伯特·奥本海默

尤利乌斯·罗伯特·奥本海默(JuliusRobertOppenheimer,1904年4月22日—1967年2月18日),男,著名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曼哈顿计划的领导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教授,被誉为人类的“原子弹之父”。曼哈顿计划期间,1943年奥本海默主持创建了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并担任主任,而后于1945年7月主导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因此被誉为“原子弹之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奥本海默曾短暂执教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之后来到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IAS)工作并担任院长(1947年-1966年)。1967年2月18日,奥本海默因喉癌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市去世,享年62岁。2006年12月,奥本海默被美国的知名杂志《大西洋月刊》(TheAtlantic)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48名。美国国家实验室设立有奥本海默杰出奖。

基本资料

中文名:尤利乌斯·罗伯特·奥本海默

外文名:Julius Robert Oppenheimer

国籍:美国

民族:犹太人

出生日期:1904年4月22日

逝世日期:1967年2月18日

毕业院校:哈佛大学 、剑桥大学、哥廷根大学

职业:学者、物理学家

主要成就:领导曼哈顿计划,“原子弹之父”

出生地:美国纽约

研究领域:理论物理学

性别:男

早年经历

尤利乌斯·罗伯特·奥本海默(JuliusRobertOppenheimer),1904年4月22日生于纽约一个富有的德裔犹太人家庭,自幼就有着优裕的生长环境。父亲是德籍犹太人,从小就移民到美国,后来在纺织界致富。母亲是一个天才画家,她鼓励奥本海默接触艺术和文学,却在奥本海默九岁时逝世。他天资聪颖,兴趣广泛,幼时广泛涉猎文学、哲学、语言等领域,尤其爱好诗歌,对道德和艺术有着相当高的敏感性,而所有这些在他日后思想和事业的发展中都留下了久远的影响和痕迹。1921年,奥本海默以十门全优的成绩毕业于纽约菲尔德斯顿文理学校,因病延至次年入哈佛大学化学系学习。他三年读完哈佛大学,1925年以荣誉学生的身份提前毕业,他父亲很高兴,送给他一艘三十英尺长的帆船。

随后他到英国剑桥大学深造,想跟卢瑟福(E.Rutherford,1871-1937)从事实验物理研究,但卢瑟福不愿收他为学生,这时他迷上了量子力学,于是

展开阅读全文 ∨

曼哈顿计划

辉煌成功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了,情报也显示,德国已经在海森堡的主持进行原子弹的研究。美国罗斯福总统下达总动员令,成立了最高机密的曼哈顿计划,目标是赶在德国之前制造原子弹。主持人是雷斯理·格劳维斯少将(LeslieR.Groves),格劳维斯不顾陆军情报单位的反对,选定奥本海默为发展原子弹计划主任。如此迅速地把刚刚于1939年在实验室里发现的原子裂变现象,应用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研制,众多科学家,包括以和平主义者著称的爱因斯坦在其中起到了推动作用,他们的动机,主要是由于纳粹德国对这种武器的加紧研制严重威胁着整个人类文明,但也并不排除奥本海默曾提及的其它原因,如为了早日结束战争,以及对于原子科学的技术应用的好奇和冒险意识等等。然而,要把原子核裂变所提供的理论上的可能性,真正变成军事上可靠易行的原子武器,其间所须克服的理论、方法、材料、直到技术工艺上的种种难题,无疑是对于人类才

展开阅读全文 ∨

战后活动

1947年到1966年期间奥本海默担任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院长。1947年担任原子能委员会总顾问委员会主席,这个委员会和爱因斯坦一起,反对试制氢弹,认为会引起军备竞赛,威胁世界和平。

奥本海默怀着对于原子弹危害的深刻认识和内疚,怀着对于美苏之间将核军备竞赛的预见和担忧,怀着坚持人类基本价值的良知和对未来负责的社会责任感,满腔热情地致力于通过联合国来实行原子能的国际控制和和平利用,主张与包括前苏联在内的各大国交流核科学情报以达成相关协议,并反对美国率先制造氢弹。

身陷指控

由于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发生大萧条后,他开始对共产主义理论感兴趣。1937年他父亲去世为他留下30万美元的遗产,他用来资助西班牙内战中反法西斯的国际纵队,并资助了美国的一些左翼活动。美国参议员麦卡锡(JosephMcCarthy)指控政府官员中有多位共产党员,许多人因此下台,甚至被迫害致死。奥本海默也被盯上,被指控为与共产党人合作,包庇苏联间谍,反对制造氢弹等。1953年12月,艾森豪威尔“以他早年的左倾活动和延误政府发展氢弹的战略决策为罪状起诉,甚至怀疑他为苏联的代理人”对奥本海默进行安全审查并吊销其安全特许权。1954年4月12日至5月6日长达四周的安全听证会。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奥本海默案件”。

其间尽管爱因斯坦数次三番在《纽约时报》等报刊上“抗议美国政府迫害原子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尽管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158名科学家联名抗议对奥本海默的审讯,尽管在听证会上作证的大多数科学家都指出因对核

展开阅读全文 ∨

获得平反

被解职后,奥本海默来到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IAS)工作并担任所长(1947年-1966年)。美国科学家联合会对他的审查进行抗议,认为他是麦卡锡主义的牺牲品。肯尼迪担任总统后,建议以为他颁发“费米奖”的方式平反。他决定将1963年度美国原子能方面的最高奖——费米奖授予奥本海默,并准备亲自出席仪式。不幸的是,他在仪式的前10天,也就是于1963年11月23日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遇刺。肯尼迪遇刺后,他的继任约翰逊于同年为奥本海默颁发了费米奖(FermiAward)和5万美元的奖金,但只是形式上的恢复名誉,仍然不允许他介入军事秘密。在授奖仪式上,当奥本海默走向主席台时,由于年老体弱,打了一个趔趄,约翰逊总统见状,赶忙伸手去扶他,奥本海默推开他的手,说道:“总统先生,当一个人行将衰老时,你去扶他是没有用处的,只有那些年轻人才需要你去扶持。”他最后在答谢时对约翰逊总统说:“我想,今天的仪式是需要您的

展开阅读全文 ∨

晚年生活

1965年,奥本海默患了肝炎,身体不佳。他于1966年退休,1967年2月18日在普林斯顿死于喉癌,许多科学家参加他的葬礼,遵照他的遗嘱,将他火化,骨灰撒到维尔京群岛。

生平追求

奥本海默一生中所追求的目的是什么?他曾经在一次演讲中对此做了精彩的阐述:……在工作和生活中,他们应互相帮助并帮助一切人……我们应该保持我们美好的感情和创造美好感情的能力,并在那遥远的不可理解的陌生的地方找到这个美好的感情。

奥本海默杰出奖

奥本海默杰出奖是美国国家实验室设立的对全球开放的最高奖项,奖励那些在物理、化学、生物、材料、能源及环境等多学科中学有建树并有潜力成为各自领域学术带头人的杰出青年科学家。全球每年获奖者不超过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