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约翰·汤姆逊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约瑟夫·约翰·汤姆逊
外文名:Thomson,Joseph John
国籍:英国
出生地:英国曼彻斯特
出生日期:1856年12月18日
逝世日期:1940年8月30日
毕业院校:曼彻斯特大学(学士,硕士,博士)
职业:物理学家
主要成就:发现电子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人物生平
1856年12月18日生于英国曼彻斯特,父亲是一个专印大学课本的商人,由于职业的关系,他父亲结识了曼彻斯特大学的一些教授。汤姆逊从小就受到学者的影响,学习很认真,十四岁便进入了曼彻斯特大学。在大学学习期间,他受到了司徒华教授的精心指导,加上他自己的刻苦钻研,学业提高很快。
1876年,即二十一岁时,他被保送进了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深造。
1880年他参加了剑桥大学的学位考试,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取得学位,随后被选为三一学院学员,两年后又被任命为大学讲师。他在数物理学方面具有很高修养。发表了《论涡旋环的运动》和《论动力学在物理学和化学中的应用》论文。
1884年,28岁的汤姆逊在瑞利的推荐下,担任了卡文迪许实验室物理学教授。
1897年汤姆逊在研究稀薄气体放电的实验中,证明了电子的存在,测定了电子的荷质比,轰动了整个物理学界。
1905年,他被任命为英国皇家学院的教授;
1906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6年
重大贡献
约瑟夫·约翰·汤姆逊以其对电子和同位素的实验著称。他是第三任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一幅他正在研究阴极射线管的肖像挂在实验室的麦克斯韦讲演厅里。看上去,他不善于具体操作,但对仪器工作原理的理解却是非常敏捷的。
J.J.汤姆逊听过一些麦克斯韦的讲课,而且正是在作为卡文迪许教授的麦克斯韦的继任者瑞利勋爵的指导下,汤姆逊完成了几篇理论性论文,1884年,瑞利按照他原来的许诺(只担任五年)辞去了卡文迪许教授职务。汤姆逊申请这个职位,他述说:“没有认真考虑过这项工作和所要负的责任”就申请了。他只有28岁,没有想到会当选,但出乎他的意料,他当选了。这些选举人要么非常走运要么是非常有远见的。汤姆逊说:“我觉得自己像一个钓鱼的人,用一只轻巧的钓鱼具,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抛出了一线钓丝,钓到了一条鱼,这条鱼太重而使这个钓鱼的人不能把它吊到岸上来。我觉得接替一位像瑞利勋爵这样享有盛名的人是困难的。”值得注意的是,他不
电子概述
电子是一种基本粒子,重量为质子的1/1836。电子围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电子通常排列在各个能量层上。当原子互相结合成为分子时,在最外层的电子便会由一原子移至另一原子或成为彼此共享的电子。这是由爱尔兰物理学家乔治·丁·斯通尼于1891年根据电的electric+-on“子”造的字,电子属于亚原子粒子中的轻子类。轻子被认为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之一,即其无法被分解为更小的粒子。它带有1/2自旋,即又是一种费米子(按照费米—狄拉克统计)。
电子所带电荷为e=1.6×10C,质量为9.10×10kg(0.51MeV/c2)。通常被表示为e。电子的反粒子是正电子,它带有与电子相同的质量,自旋和等量的正电荷。物质的基本构成单位——原子是由电子、中子和质子三者共同组成。相对于中子和质子组成的原子核,电子的质量极小。质子的质量大约是电子的1840倍。当电子脱离原子核束缚在其它原子中自由移动时,其产生的净流动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