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费曼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理查德·菲利普斯·费曼
外文名:Richard Phillips Feynman(英文原名)
别名:Dick(迪克);理蒂
国籍:美国
民族:犹太人
出生日期:1918年5月11日
逝世日期:1988年2月15日
毕业院校: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
职业:学者、物理学家
主要成就: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物理教师协会奥斯特奖章
出生地:纽约市皇后区小镇法洛克卫
信仰:无神论
代表作品:《费曼物理学讲义》、《物理之美》
曾属机构:曼哈顿计划
博士导师: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
星座:金牛座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1918年5月11日,费曼出生于美国纽约,父亲是麦尔维尔·阿瑟·费曼,母亲是露茜尔·菲利浦,他父母都是犹太人,他的妹妹琼,比他小9岁,两个人的关系非常亲密,琼后来也成了一名物理学家。费曼在长岛南岸的法罗克维长大。
虽然麦尔维尔和露茜尔都是犹太人,但是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却没有狭隘偏执的宗教观念。当儿子还坐着幼儿专用的高椅子时,麦尔维尔就买了一套浴室用的白色和蓝色瓷砖。他用各种方法来摆放它们,教理查德认识形状和简单的算术原理。当孩子长大一点时,麦尔维尔就带他去博物馆,并且给他读《不列颠百科全书》,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耐心地解释。后来费曼愉快地回忆道:“没有压力,只有可爱的、有趣的讨论。”
麦尔维尔教会了理蒂(小理查德的昵称)怎样思考。他让理蒂设想他遇见了火星人,火星人肯定要问很多关于地球的问题。比如说,为什么人在夜里睡觉呢?理蒂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呢?这种培养和教导是很有好处的。年轻的理查德很快就开始
个人生活
一生挚爱
1941年,费曼与艾琳·格林鲍姆结婚。
理查德·费曼和艾琳·格林鲍姆从高中开始相恋,在理查德离开家乡去上大学的时候,两人互相倾诉,彼此眷恋。约会了六年以后,他们正式订了婚。尽管两人的志趣不同,他们却共同拥有一种天性的幽默。经过多年的交往,理查德和艾琳彼此深深地相爱。当理查德去普林斯顿大学学习深造时,两地分离使两人的深情牵挂。在这段时间,艾琳发现自己颈部有一个肿块,并且持续疲惫和低烧几个月,被诊断为结核病。理查德得知检查结果后,认为自己应该跟她结婚以便很好地照顾她。可是他的父母却反对他结婚,因为他们害怕理查德也传染上结核。他们建议他撕毁婚约,但费曼拒绝这样做。
于是,就在理查德获得博士学位后不久,他设法让普林斯顿大学附近的一所慈善医院同意接收艾琳。他在轿车里摆了一张床,让艾琳躺在上面,带她去医院。1942年6月29日,在去医院的路上,一位治安官员主持了他们的结婚仪式。尽管这时理查德已经在忙
主要成就
个人著作
1.《费曼物理学讲义》根据费曼在1961年9月至1963年5月在加利福尼亚工学院讲课录音整理编辑的《费曼讲物理》为该书的摘抄版。
2.《物理定律的本性》(TheCharacterofPhysicalLaw)
3.《量子电动力学》(Q.E.D.:TheStrangeTheoryofLightandMatter)
4.《你管别人怎么想》(WhatDoYouCareWhatOtherPeopleThink?)
5.《费曼统计力学讲义》ISBN0-8053-2509-3
6.《这个不科学的年代》(TheMeaningofItAll:ThoughtofaCitizenScientist!)
7.《基本粒子和物理学法则》:1986年Dirac回忆讲义
8.《量子电动力学讲义》:ISBN:9787040369601
9.《基本过程理论》:ISBN0-8053-2507-7
10.《量子力学和路径积分》(withAl
社会贡献
科学贡献
费曼于40年代发展了用路径积分表达量子振幅的方法,并于1948年提出量子电动力学新的理论形式、计算方法和重正化方法,从而避免了量子电动力学中的发散困难。量子场论中的“费曼振幅”、“费曼传播子”、“费曼规则”等均以他的姓氏命名。
费曼图表是费曼在四十年代末首先提出,用于表述场与场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简明扼要地体现出过程的本质,至今还是物理学中对电磁相互作用的基本表述形式被广泛应用。它改变了把物理过程概念化和数学化的处理方式。费曼总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研究物理学。他不受已有的薛定谔的波函数和海森堡的矩阵这两种方法的限制,独立地提出用跃迁振幅的空间-时间描述来处理几率问题。他以几率振幅叠加的基本假设为出发点,运用作用量的表达形式,对从一个空间-时间点到另一个空间-时间点的所有可能路径的振幅求和。这一方法简单明了,成了第三种量子力学的表述法。 1968年费曼根据电子深度非弹性散射实验和布约肯(J
人物轶事
费曼讲座:透视巴西教育
1949年-1952年,费曼应邀在巴西进行了断断续续的十个月时间的教学,年终他应邀做一次讲演,来评述巴西的教育。其实费曼的巴西之行受到美国政府某个计划的赞助,他到巴西里约大学教授学生们电磁学方面的高级课程。由此他发现了两个奇怪的现象:
一是学生们从不提问。二是面对同一个问题,有时学生马上答得出,有时却又一片茫然,完全不知所云。
费曼发现,巴西的学生上课时唯一要做的就是坐在那里,把教授讲的每个字记下来,确保没有写错用以应付考试。但除了背下来的东西外,他们什么也不会。
在学年终了的时候,费曼应邀到巴西科学院做了一次令巴西教育界深受震动的演讲---谈巴西的教学经验。听众将不只是学生,很多教授、政府官员都跑来听讲,费曼先要求他们答应自己畅所欲言。他们说:“没问题,这是个自由国家。”
他坦率地告诉巴西人,他看到的令人震惊的事实:那么多小学生在书店里购买物理书,那么多巴西小孩在学物理,比美
社会评价
弗里曼·戴森:“半是天才,半是滑稽演员。”后来,当戴森对费曼非常了解之后,他把原来的评价修改为:“完全是天才,完全是滑稽演员
沃尔夫冈·泡利:“为什么这个聪明的年轻人谈吐像个无业游民呢?”
费曼学生:“正如他喜欢谈论的原子微粒一样总是处于动态之中,像个舞蹈演员,昂首挺胸地走来走去,双手画出复杂而优美的弧线。”
纽约时报:"theimpossiblecombinationoftheoreticalphysicistbarker,allbodymotionandsoundaffect."
汉斯·贝特:世界上有两种天才:“普通的天才完成伟大的工作,但让其他的科学家觉得,如果自己努力的话,那样的工作他们也能完成;另一种天才则像表演魔术一般。而后一种天才,就是费曼。”;“模仿布鲁克林口音和作派”来故意“掩盖他那其实很脆弱的灵魂。”;“费曼忧郁的时候也比任何其他人兴高采烈的时候还要高兴。”
玻尔:“费曼自信且正直
后世纪念
1988年2月16日,费曼去世后的第二天,学生们在加州理工学院10层高的图书馆顶楼挂起一条横幅,上面写着:“我们爱你,迪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