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伽利略·伽利雷简介

伽利略·伽利雷简介

淘名人 2023-09-16 11:46 热度:

伽利略·伽利雷

伽利略·伽利雷(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享年77岁,原名(GalileodiVincenzoBonaultideGalilei)是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和工程师、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创始人。伽利略被称为“观测天文学之父”、“现代物理学之父”、“科学方法之父”、“现代科学之父”。伽利略研究了速度和加速度、重力和自由落体、相对论、惯性、弹丸运动原理,并从事应用科学和技术的研究,描述了摆的性质和“静水平衡”,发明了温度计和各种军事罗盘,并使用用于天体科学观测的望远镜。他对观测天文学的贡献包括使用望远镜对金星相位的确认,发现木星的四颗最大卫星,土星环的观测和黑子的分析。伽利略(Galileo)提倡日心说和尼古拉·哥白尼主义在他的一生中一直是有争议的,当时大多数人都赞成地心模型(如Tychonic系统),但他遇到了天文学家的反对,他们由于缺乏恒星视差而怀疑日心论。此事由罗马宗教裁判所在1615年调查,得出的结论是日心论“在哲学上是愚蠢而荒谬的”。由于在许多地方与教皇统治明显矛盾,因此形式上是异端的。伽利略后来在“关于两个主要世界体系的对话”(1632年)中捍卫了他的观点,该对话似乎攻击了教皇乌尔班八世,从而疏远了他和耶稣会士,后者一直支持伽利略。他被宗教裁判所审判,被发现“强烈怀疑异端”,并被迫退缩。他在软禁中度过了余生。在软禁期间,他写了《两门新科学》,其中总结了他四十年前在现在被称为运动学和材料强度的两门科学上所做工作。

基本资料

中文名:伽利略·伽利雷

外文名:Galileo Galilei

国籍:佛罗伦萨公国

民族:意大利人

出生地:比萨

出生日期:1564年2月15日

逝世日期:1642年1月8日

毕业院校:比萨大学

职业:科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工程师

代表作品: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谈、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主要成就:分析动力学,日心,运动学,观测天文学

信仰:天主教

星座:水瓶座

享年:78岁

人生生平

伽利略(Galileo)于1564年2月15日出生于意大利比萨(佛罗伦萨公国的一部分),鲁滕斯,天主教徒,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VincenzoGalilei和Giulia(néeAmmannati)的六个孩子中的第一个。

名字来源

伽利略倾向于只用自己的名字来称呼自己。当时,姓氏在意大利是可有可无的,他的姓氏与他的姓伽利雷(Galilei)的起源相同。他的姓名和姓氏都来自祖先GalileoBonaiuti,他是15世纪佛罗伦萨的重要医师,教授和政治家。在14世纪后期,为了纪念他,他的后代们称自己为伽利略。GalileoBonaiuti被埋葬在佛罗伦萨圣十字教堂的同一座教堂中,大约200年后,他更著名的后代GalileoGalilei也被埋葬了。当他提到自己的名字时,有时用的是GalileoGalileiLinceo,指的是他是意大利人类中的精英科学组织LinceiAcadamy的成员。16世纪中叶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贡献

力学

伽利略是第一个把实验引进力学的科学家,他利用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一些重要的力学定律。1582年前后,他经过长久的实验观察和数学推算,得到了摆的等时性定律,接着在1585年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离开比萨大学期间,他深入研究古希腊学者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等人的著作。他根据杠杆原理和浮力原理写出了第一篇题为《天平》的论文。不久又写了论文《论重力》,第一次揭示了重力和重心的实质并给出准确的数学表达式,因此声名大振。与此同时,他对亚里士多德的许多观点提出质疑。

在历史上伽利略是最早对动力学作了定量研究的人。1589—1591年,他对物体的自由下落运动作了细致的观察,从实验和理论上否定了统治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的落体运动观点(重物比轻物下落快),指出如忽略

空气阻力,重量不同的物体在下落时同时落地,物体下落的速度和它的重量无关。根据伽利略晚年的学生V.维维亚尼的记载,落体实验是在比萨斜塔上进行的,但这

展开阅读全文 ∨

科学地位

伽利略认为实验是知识的唯一源泉,深信自然之书是用数学语言写的,只有能归结为数量特征的形状、大小和速度才是物体的客观性质。伽利略对17世纪的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改变了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认识。为了证实和传播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献出了毕生精力。由此受到教会迫害,并被终身监禁。他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伽利略的科学发现,不仅在物理学史上而且在整个科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不仅纠正了统治欧洲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更创立了研究自然科学的新方法。伽利略在总结自己的科学研究方法时说过,“这是第一次为新的方法打开了大门,这种将带来大量奇妙成果的新方法,在未来的年代里,会博得许多人的重视。”后来,惠更斯继续了伽利略的研究工作,他导出了单摆的周期公式和向心加速度的数学表达式。牛顿在系统地总结了伽利略、惠更斯等人的工作后,得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三定律。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争议

伽利略、开普勒与潮汐理论。红衣主教贝拉明1615年发表声明,称哥白尼学说不成立,除非“有物理证据证明太阳不是围绕地球,而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运行”。伽利略认为他的潮汐理论足可证明地球运动。这个理论十分重要,以至于他最开始将著作命名为《关于海洋潮汐与流动的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关于潮汐的字眼最终因为宗教法庭的指令而被删除。伽利略认为,由于地球围绕轴心自转并围绕太阳公转,导致地球表面运动的加速减速引发海水潮汐式前后涌动。1616年,他将第一份有关潮汐的文献整理出来,交给了红衣主教奥斯尼。他的理论第一次涉及了海底大陆架的形状尺度,以及潮汐的时刻等。例如,他正确地推算出亚德里亚海中途的波浪相对于到达海岸的最后一波来说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从潮汐形成的总体角度来看,伽利略的理论并不成立。如果理论成立了,那么每天只能出现一次涨潮。伽利略与他的同事们注意到该理论的不足之处,因为在威尼斯每天会涨潮两次,时间间隔为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