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亨利·卡文迪许简介

亨利·卡文迪许简介

淘名人 2023-09-16 11:53 热度:

亨利·卡文迪许

亨利·卡文迪许(HenryCavendish,1731年10月10日—1810年2月24日),又译开文迪许、卡文迪什,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卡文迪许1731年10月10日出生于撒丁王国尼斯。1742—1748年,在海克纳学校读书。1749—1753年,进入剑桥大学彼得学院求学。定居伦敦后,进入父亲的实验室充当助手,做了大量的电学、化学研究工作,参与实验研究持续50年之久。1760年,入选伦敦皇家学会成员,1803年又被选为法国研究院的18名外籍会员之一。1810年2月24日,卡文迪许在伦敦逝世,终身未婚。

基本资料

中文名:亨利·卡文迪许

外文名:Henry Cavendish

别名:开文迪许、卡文迪什

国籍:英国

出生日期:1731年10月10日

逝世日期:1810年2月24日

毕业院校:剑桥大学彼得学院

职业:化学家,物理学家

主要成就:研究空气组成 测出万有引力常数 确定水是化合物而不是单质

出生地:撒丁王国尼斯

人物生平

卡文迪许虽为贵族,生活却相当简朴,终身未娶,卡文迪许的一生都在实验室和图书馆中度过,在化学、热学、电学方面进行过许多实验探索。但由于他对荣誉看得很轻,所以对于发表实验结果以及得到发现优先权却很少关心,致使其许多成果一直未被公开发表。直到19世纪中叶,人们才从他的手稿中发现了一些极其珍贵的资料,证实他对科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主要成就

化学领域

1784年左右,卡文迪许研究了空气的组成,发现普通空气中氮气占五分之四,氧气占五分之一。他确定了水的成分,肯定了它不是元素而是化合物。他还发现了硝酸。

物理领域

卡文迪许生前在物理学方面发表的论文为数极少,一直到麦克斯韦审阅整理并出版了他的手稿后,人们才知道他在电学方面作出了很多重要发现。他发现一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这就是后来库仑导出的库仑定律内容的一部分;他提出每个带电体的周围有“电气”,与电场理论很接近;卡文迪许演示了电容器的电容与插入平板中的物质有关;电势的概念也是卡文迪许首先提出的,这对静电理论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他还提出了导体上的电势与通过电流成正比的关系。

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之后,他是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

推算地球密度

卡文迪许测量地球的密度是从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中的常数着手,再推算出地球密度。他的指导思想极其简单,用两个大铅球使它们接近两个小球。从

展开阅读全文 ∨

学术贡献

卡文迪许公开发表的论文并不多,他没有写过一本书,在长达50年的研究和实验中,发表的论文仅有18篇。除了在1771年发表的一篇论文是理论性的以外,其余的论文内容都是实验性和观察性的,大部分是关于水槽化学方面的,先后发表在1766年到1788年的英国皇家学会的期刊上。

有一部分是关于液态物质凝固点的研究,发表于1783年到1788年。还有一部分是有关地球平均密度的研究,发表于1798年。在他逝世以后,人们发现他有大量文稿,一直藏着未经公开发表。这部分未发表的论文相当多,电学部分由19世纪的大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整理后在1879年出版,化学和力学部分是由爱德华·普索于1921年主编出版。

1784年,他研究了空气的组成,他还发现了硝酸。

卡文迪许在热学理论、计温学、气象学、大地磁学等方面都有研究。1798年,他完成最后的实验时,已年近七十。在物理学上他最主要的成就是通过扭秤实验验证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确定

展开阅读全文 ∨

化学研究

在卡文迪许漫长的一生中,他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其中,他是分离氢的第一人,把氢和氧化合成水的第一人。在1766年发表了《论人工空气》的论文,获皇家学会科普利奖章。他制出纯氧,并确定了空气中氧、氮的含量,证明水不是元素而是化合物。他被称为“化学中的牛顿”。

二氧化碳的发现

卡文迪许指出收集固定空气(二氧化碳)必须用汞代替水;用物理方法测出了固定空气(二氧化碳)的密度是空气密度的1.57倍。从实验上证明了固定空气(二氧化碳)能溶解于同体积的水中,且与动物呼出的、木炭燃烧后产生的气体相同。他还发现普通空气中,若固定空气(二氧化碳)的含量占到总体积的1/9,燃烧的蜡烛在其中就会熄灭。他测出了酸从石灰石、大理石、珍珠灰等物质中排出固定空气的重量,计算出这些物质中固定空气的含量。这些实验研究使人们对二氧化碳的性质有了更多的了解。

卡文迪许1767年发表的论文介绍了他关于水和固定空气的实验。将一个深水井的井水

展开阅读全文 ∨

物理研究

电学研究

卡文迪许在室外用望远镜观测扭秤,在电学上进行了大量重要而不为人知的研究。他在1777年向皇家学会提交论文,认为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可能呈现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关系,后来被库仑通过实验证明,成为库仑定律。他和法拉第共同主张电容器的电容会随着极板间的介质不同而变化,提出了介电常数的概念,并推导出平板电容器的公式。他第一个将电势概念大量应用对电学现象的解释中。并通过大量实验,提出了电势与电流成正比的关系,这一关系1827年被欧姆重新发现,即欧姆定律。卡文迪许对电学的研究基本都没有发表,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的最后五年致力于对卡文迪什个人实验记录的整理,于1879年出版了麦克斯韦注释的《卡文迪许的电学研究》,卡文迪许在电学上成果才使世人知晓。

称量地球

1797年,卡文迪许完成了对地球密度的精确测量。他使用的装置是约翰·米切尔设计,但米切尔本人不久去世,将装置遗留给了沃拉斯顿,后被转送给卡文迪许。

展开阅读全文 ∨

轶事典故

科学怪人

据说卡文迪许很有修养,但是没有英国的那种绅士派头。他不修边幅,几乎没有一件衣服是不掉扣子的;他不好交际,不善言谈,终生未婚,过着奇特的隐居生活。卡文迪许为了搞科学研究,把客厅改作实验室,在卧室的床边放着许多观察仪器,以便随时观察天象。他从祖上接受了大笔遗产,成为百万富翁。不过他一点也不吝啬。有一次,他的一个仆人因病生活发生困难,向他借钱,他毫不犹豫地开了一张一万英镑的支票,还问够不够用。卡文迪许酷爱图书,他把自己收藏的大量图书,分门别类地编上号,管理得井井有条,无论是借阅,甚至是自己阅读,也都毫无例外地履行登记手续。卡文迪许可算是一位活到老、干到老的学者,直到79岁高龄、逝世前夜还在做实验。卡文迪许一生获得过不少外号,有“科学怪人”、“科学巨擘”、“最富有的学者,最博学的富豪”等。

视名利如浮云

有一次卡文迪许出席宴会,一位奥地利来的科学家当面奉承卡文迪许几句,他听了起初大为忸怩,继而手

展开阅读全文 ∨

历史贡献

卡文迪许一生在自己的实验室中工作,被称为“最富有的学者,最博学的富豪”。他毕生致力于科学研究,从事实验研究达50年之久,性格孤僻,很少与外界交往。他在化学、热学、电学、万有引力等方面进行过许多成功的实验研究,但很少发表。1810年2月24日,卡文迪许在伦敦逝世,终身未婚。

过了一个世纪后,另一位电学大师麦克斯韦发现并整理了他的实验论文,并于1879年出版了名为《卡文迪许的电学研究》一书,此后人们才知道卡文迪许做了许多电学实验。麦克斯韦说:“这些论文证明卡文迪许几乎预料到电学上所有的伟大事实,这些伟大的事实后来通过库仑和法国哲学家们的著作而闻名于科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