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亮简介
孟昭亮(1916—1980),生于湖北石首天府庙(现属藕池镇宫建村)一个农民家庭,八九岁时,就开始从事农业劳动。1930参加了红军,跟随他父亲孟广春(红军排长)转战于石首、公安、洪湖等地。父亲在战斗中牺牲后,子继父志,孟于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参加红军长征。长征期间,任过红二军团政治保卫局侦察员、特派员。抗日战争时期,任过旅锄奸科长、军区政治保卫部长、组织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过晋绥军区独立三旅政治委员,第一野战军八师政治委员,参加过云城、太原和解放大西北诸战役,他多次负伤,不畏艰险。
基本资料
中文名:孟昭亮
出生日期:1916年
逝世日期:1980年
出生地:湖北石首天府庙
人物简介
孟昭亮,湖北石首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二军团师特派员。参加了长征。后任八路军一二0师旅政治部锄奸科科长。1941年后入延安军政学院、中央党校学习。1944年后任晋绥军区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组织部部长,西北野战军旅政委,第一野战军师政委。建国后,历任政务院人事局副局长,公安部副局长、局长,青海省副省长,公安部顾问。
经历评价
建国初期,孟任过政务院人事局副局长和公安部八局副局长,担任过保卫中央、保卫毛主席的警卫工作。1953年任公安部十一局局长,负责对犯人的劳动改造工作。
1959年9月,孟调任中共青海省委常委、青海省副省长,分管农垦及劳动工作。他一上任就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从这年冬天到第二年秋,大部分时间在农场、牧区度过。每到一处,便召集农场干部、支边青年座谈了解情况,及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有时住在牧民帐篷,吃糌粑,喝酸奶,甚至风餐露宿。
一次,孟带着秘书从省会西宁出发,行程1500公里,来到昆仑山麓,沿铁木里克河而下,这是是一片沼泽地,没有公路。他们时而下车步行,时而推车垫路,时而跨越沟壑。孟风趣地说:“真有点长征过草地的味道。”当到达人称“天涯”的阿拉尔农场后,看到牧场辽阔,水草丰茂。听了干部群众的要求,他从实际出发,建议这个农场“以牧为主,因地制宜,力所能及地搞些农副业”,端正了农场办场方向。经过深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