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显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张文显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51年8月
毕业院校:吉林大学
出生地:河南省镇平县
学历:法学硕士,哲学博士
人物履历
1970.02-1972.07石油部二机厂工作。
1972.07-1974.08中共河南省南阳地委工作。
1974.08-1977.07吉林大学法律系政法专业学习。
1977.07-1985.10吉林大学法律系助教、讲师(其间:1979.09—1982.09吉林大学法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1982.09—1983.01北京大学法律系进修,1983.08—1985.01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
1985.10-1988.10吉林大学法律系副系主任、副教授。
1988.10-1991.10吉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1988.10破格晋升为教授,1989.10—1990.01美国华盛顿大学法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1991.10-1994.01吉林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10被评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
1994.02-1996.02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199
社会兼职
1987年起担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第一副会长、顾问
2002年担任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常务副会长
1997年担任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
2005年起担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
2003年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
2001年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6年担任主任委员;
2003年起担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法学学部召集人,
2006年担任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2004年担任中国统一司法考试协调委员会委员;
2003年担任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第五届、第六届专家组法学组召集人;
2004年担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法学评审组副组长、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级检察官教育基金会
2020年8月2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聘任新一届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的决定》聘任为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聘期为五年。
2022年担任中国法
承担课题
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已结项);
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当代西方法学思潮总评判”(已结项);
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法制与社会发展”(已结项);
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知识经济与法制创新”(已结项);
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法理学”(同时是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重大课题,已结项);
主持国家教委优秀年轻教师基金项目1项:“政治程序法研究”;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和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项目1项(已结项);
共同主持教育部重大研究课题2项,即“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理论与实践”、“21世纪中国法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已结项);
共同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项,即“权利问题研究与当代中国法哲学的发展”和
获奖情况
截至2011年,张文显先后有14项科研成果获得17项国家级奖励及省部级奖励,其中国家级10项,省部级7项,具体是:
1993年:《马克思主义法理学》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1994年:《法理学》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法学基本范畴研究》获中国图书奖;
1997年:《法理学的改革和建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01年:《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法律体系》获吉林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法学理论专业研究生教学改革》获吉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法理学》获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002年:《法理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一等奖,并于2007年被教育部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精品教材;
2003年:《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获司法部法学教材与法学科研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005年:《法学理论教育创新的研究与实践》获吉林
主要著作
1.《当代西方法哲学》
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法的一般理论》(主编)
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3.《当代西方法学思潮》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法律社会学》(副主编)
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5.《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理论与方法论》(主编)
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6.《法学基本范畴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7.《法理学》(副主编,国家教委统编教材,国家教委“八五”重点研究课题)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8.《政治与法治——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的理论思考》(主编)
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9.《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
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10.《法理学》(主编,司法部“九五”规划重点教材)
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11.《法律读本》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2.《法理学》(主编,面向21世纪核心课程教材、国家“九五”规划重点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
主要论文
1.《论社会主义法制与共产主义道德》
《研究生论文集刊》1982年12月
2.《关于改革我国理论法学的初步设想》(合著)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6年第5期
3.《论战后资产阶级国家政府的经济职能》
《政治学研究》1986年第5期
4.《论法的质和法的本质》
《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鹭江出版社1987年版
5.《政治体制改革与政治立法》(合著)
《当代法学》1987年第1期
6.《战后西方法哲学的发展和一般特征》
《法学研究》1987年第3期
7.《统一法学的产生及其发展趋势》
《外国法学研究》1987年第4期
8.《法制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保证》
《当代法学》1987年第4期
9.《存在主义法学概述》
《政法丛刊》1987年第5期
10.《对法律规范的再认识》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年第6期
11.《法制在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合著)
《政治学研究》1988年第2期
12.《西方法社会学的发展、
学术观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张文显始终以科学地阐释法律原理、推动法学学科建设、更新社会法制(法治)观念、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法治国家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为宗旨,开展法学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颇有见地的、在国内学术界和法律界产生较大影响、并在世界法学界产生一定影响的学术观点。举其要者有:
1、法理学是法学的一般理论、法学的基础理论、法学的方法论和法学的意识形态,科学的法理学体系应由法学认识论、法学方法论、法学范畴论、法律本体论、法律发展论、法律运行论、法律价值论、法律社会论等基本内容构成。
2、法在本体上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基本粒子构成的,法的全部运行过程是以权利和义务为轴心的,法的价值是通过规定和保障权利和义务来实现的。因而,权利和义务是法学的分析单元,法学要实现科学化、现代化、实践化,必须以权利和义务为核心范畴重构其理论体系。
3、前资本主义法是义务本位法,资本主义法是权利本位法,社会主义法是新型的权
课题成果
1987年以来,
连续四个“五年计划”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
连续三个“五年计划”负责起草教育部法学发展规划,
有5项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司法部、吉林省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3项,三等奖1项;
3次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2次获得国家优秀教材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司法部优秀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1次(独立完成),
国家图书奖1次(完成人之一),
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次(独立完成1次,第一完成人1次),二等奖1次(独立完成人)。
1989年以来,先后向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法制办、吉林省人民政府、长春市委提出多项立法建议和咨询报告并被采纳。
2004年被遴选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法学教材课题组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