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鹏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李书鹏
学位/学历:博士
职业:教师
专业方向:精神病学
任职院校:北京大学
个人经历
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
2016年9月-至今特聘研究员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2012年10月-2016年8月助理教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精神病学系
2010年1月-2016年8月研究科学家(ResearchScientist)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成瘾与精神卫生研究中心
2005年3月-2009年12月博士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成瘾性与精神卫生研究中心
2001年9月—2005年2月博士神经生物学自然科学学院国立庆尚大学晋州,660-701,韩国
1998年9月—2001年7月硕士病理生理学同济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汉,430030,中国
1993年9月—1998年7月学士同济医科大学武汉,430030,中国
荣誉奖项
奖项及荣誉
1999-2000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2002-2005Rotary基金会留学生奖学金
2007-2008CAMH博士后研究奖学金
2008-2010加拿大卫生部-TUSP研究奖学金
2008-2010加拿大心脏病与中风基金会研究奖学金
2011美洲华人生物学家协会“刘宗正教授“最佳论文奖
2011Juliusz,DorotaandZofia(Zosia)神经精神药理学纪念奖
研究方向
研究兴趣
各种神经递质与受体系统间的协调作用是人脑发挥功能作用的基础。但受体和下游信号系统的正常协调机制,受体功能异常导致神经和精神性疾病的机制尚不清楚。既往的研究表明,递质与受体信号传导和整合发生在不同的水平。在分子水平,受体以蛋白复合体的形式介导了学习记忆、缺血性中风、成瘾、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在细胞水平,神经细胞不同部位的受体协同处理不同时称的刺激,整合下游信号的激活和神经细胞兴奋性,后者又进一步通过长时程或短时程的突触变化改变了神经细胞间的通讯联系。受体对神经功能核团的调制最终体现为神经通路的改变,而神经通路最终介导了脑高级认知功能,如注意、记忆、情绪等。我们初步的研究以及大量早期的报道支持这样一种假说,即发生在以上各水平的受体协调缺陷均可影响神经精神性疾病的发病,包括帕金森氏病和老年性痴呆。借助传统的分子药理学、电生理学、生物化学、成像、行为学方法,以及新近的化学生物学、基因学方
学术成果
代表性成果
论文
1.IqbalS,ShahFA,NaeemK,NadeemH,SarwarS,AshrafZ,ImranM,KhanT,AnwarT,LiS.SuccinamideDerivativesAmeliorateNeuroinflammationandOxidativeStressinScopolamine-InducedNeurodegeneration.Biomolecules.2020Mar13;10(3).pii:E443.doi:10.3390/biom10030443.
2.RahmanSU,HaoQ,HeK,LiY,YangX,YeT,AliT,ZhouQ,LiS.ProteomicStudyRevealstheInvolvementofEnergyMetabolismintheFastAntidepressantEffectof(2R,6R)-HydroxyNor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