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来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刘俊来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60年12月
毕业院校:原长春地质学院
出生地:天津静海
性别:男
职称:构造地质学教授
人物经历
刘俊来,男,1960年生于天津,1989年10月在原长春地质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长春地质学院、长春科技大学任副教授、教授,2000年长春科技大学构造地质学专业特聘教授。2000-2003,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2007,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5年10月在德国格廷根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回国;1996—1997受聘日本京都大学客座教授;1998年获得日本学术振兴会资助,以JSPSFellow身份先后访问东京大学等五校一所;应邀分别在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广岛大学、神户大学、静冈大学、荷兰Utrecht大学、德国格廷根大学等讲学和开展学术交流。
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
工作经历
起止年月工作单位职务
8/2003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
6/2000-8/2003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2/1995—6/2000长春科技大学(长春地质学院)教授
01/2000—12/2000长春科技大学(吉林大学)特聘教授
10/1998—11/1998:日本京都大学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Fellow
6/1996—4/1997日本京都大学客座教授
10/1994—10/1995德国格廷根大学博士后
10/1992—12/1995长春地质学院副教授
10/1989—10/1992长春地质学院讲师
9/1986—10/1989长春地质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习
9/1982—10/1985长春地质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习
10/1978—9/1982长春地质学院学士学习
任免信息
2018年3月15日,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主席会议通过,当选为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
2020年3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刘俊来拟获聘为首届国家特邀自然资源监察专员。
研究成果
(一)大陆造山带伸展作用机制
结合对我国北方早前寒武纪变质杂岩区的构造分析研究,提出前造山伸展过程的标型构造型式—岩浆核杂岩的概念,查明辽吉古元古宙(25-18亿年)造山带内二十多个岩浆核杂岩体的存在,确立了岩浆核杂岩的构造组成并阐述了其成因机制,建立了典型地区古元古宙地壳演化的伸展—收缩—走滑剪切的造山过程模型。提出地壳早期伸展作用的持续性发展过程,即造山带的形成由成谷伸展—前造山伸展作用(岩浆核杂岩)—主期软收缩造山—后造山走滑剪切多阶段、多体制成因演化,进一步提出早期地幔对流体制的延滞转变过程。
(二)地球岩石圈结构与成因的动力学、流变学机制的实验研究
对于天然过程研究及其实验室模拟,通过在日本岛田实验室与我校高温高压实验室开展的实验研究工作,侧重讨论了地壳岩石的脆性-韧性转变与大陆地壳多震层成因,建立了新的地壳断层带模式。
(三)地壳岩石的低温塑性
对于地壳浅部岩石开展的系统研究,提出岩石的低
个人荣誉
1991年获长春地质学院《五四》青年地质学家奖;
1993年获国家教委优秀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基金;
1996-1997年度日本京都大学青年学者基金;
1998年荣获日本学术振兴会Fellow称号;
1998年获得国土资源部百名跨世纪人才称号与基金;
1998年中国地质学会银锤奖。
2017年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R9/15)
2020年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R1/6)
2020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R1/3)
个人成就
课程与学科建设
先后担任《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矿产地质基础》、《现代构造地质学理论》与《Moderntheoriesandtechniquesinstructuralgeology》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1997年受学院和学校委托,作为第一学术带头人申请《构造地质学》学科博士点,1998年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1999-2001年主持完成了《构造地质学》博士点博士研究生培养方向、培养计划与培养方案的制定;一直主持《构造地质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与培养方案以及本科生《构造地质学相关课程建设与规划》。
主持着吉林大学《构造地质学多媒体教学体系建设》和《构造地质学网络课程建设》教学研究项目;主持编写由吉林大学资助的《显微构造地质学》研究生教材。
科学研究项目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二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二项(合作对象分别为日本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地震预测研究中心和德国格廷根大学岩石圈地质
兼职
学术兼职:
日本京都大学,客座教授(1996-1997);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兼职教授(2003-2005)
吉林大学,兼职教授,(2013-)
中国地质学会理事(2012-)
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2009-)
显微构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99-)
岩石力学与固体力学学会高温高压专业委员会:委员(1999-)
实验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08-)
国际构造地质学家与大地构造学家协会:会员(1996-)
中国地质学会会员、欧洲地球物理学会会员、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员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编委(曾任);
《世界地质》编委(曾任)
《地学前缘》编委
《现代地质》编委
《地质学报-中文版》副主编(2013-)
社会兼职:
现任:
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四届:2023-)
国家特邀自然资源监察专员(2020-)
民盟中央生态环境委员会:副主任(2013-)
曾任:
全国政协: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