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刘宝简介

刘宝简介

淘名人 2023-10-02 23:26 热度:

刘宝

刘宝,男,汉族,1962年出生,1992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2004年11月加入民盟。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吉林省委副主委,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本资料

中文名:刘宝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62年

主要成就: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政治面貌:民盟盟员

人物履历

1981-1985,吉林农业大学农学系,本科,获学士学位。

1985-1988,吉林农业大学农学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89-1992,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研究所,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1992-1994,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与细胞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

1995-1997,以色列WeizmannInstituteofScience植物科学系,博士后研究人员。

1998年至今,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与细胞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0-2001年,美国IowaStateUniversity,访问教授。

2012年6月至今,民盟吉林省委副主委。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任免信息

2017年6月13日至14日,中国民主同盟吉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在长春召开。民盟吉林省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刘宝为副主任委员。2017年12月,当选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社会兼职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生物)成员。

中国遗传学会理事、植物遗传学与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植物结构与生殖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基金委”生命学部二审专家;“微进化重大研究计划”专家组成员。

“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植物学报》、《植物生理学报》编委。

“吉林省植物学会”理事长、“吉林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

主要成就

在MolecularBiologyandEvolution,BMCBiology,Genetics,PlantJournal,PlantPhysiology,JournalofExperimentalBiology,TheoreticalandAppliedGenetics,Genome,BMCPlantBiology等本专业领域国际主流SCI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被SCI他人引用1000多次,包括被Cell,NatureReviewsGenetics,NatureBiotechnology,AnnualReviewofPlantBiology,AnnualReviewofGenetics,TrendinGenetics,TrendinEcologyandEvolution,PlantCell,PNAS,EMBOJournal等权威杂志的多次引用。参与了美国NSF植物多倍体、表观遗传学和基因

展开阅读全文 ∨

科研方向

从事植物遗传学基础和应用两个方面的研究。基础理论方面主要进行植物远缘杂交和异源多倍体基因组进化的分子基础研究,以及植物适应性进化的遗传学和生态学基础研究。应用方面开展利用远缘杂交、生物技术和常规育种进行作物遗传改良,以及地域性重要资源植物的遗传多态性、群体遗传结构和濒危、保育机制等内容的研究工作。

教学工作

1.讲授课程名称、课程性质及授课对象:

《现代生物学进展》,选修,本科生(参加部分教学)

《植物染色体工程》,选修,本科生/研究生(参加部分教学)

《科技论文写作》,选修,研究生(参加部分教学)

《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必修,研究生

《作物基因组进化》,必修,研究生

《表观遗传学》,必修,研究生

《Epigenetics》,必修,留学生研究生班

2.指导研究生、本科生情况:

已毕业并获得学位博士研究生20余人,硕士研究生生50多人。在读博士生12人、硕士生20人。指导本科生创新团队多个,获得2007“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2007年度“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007、2009、2011年度3次获得“吉林省挑战杯”特等奖。

科研

主要从事植物基因组进化和利用远缘杂交及生物技术进行作物遗传改良的研究。在植物异源多倍体基因组进化和利用野生稻改良水稻等方面取得多项成果。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其中50余篇

展开阅读全文 ∨

奖项荣誉

“全国优秀博士后”;

“全国优秀教师”;

“吉林省资深高级专家”;

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

2022年4月,荣获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研究成果

应用研究方面作为主要合作者,通过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相结合,培育出6个作物新品种,并参加了其推广工作。其中水稻新品种“通35号”连续多年占吉林省水稻种植总面积的50%以上,已累计增产稻谷超过30亿公斤。应用成果获得5项省级科技奖励。

至今已负责并完成多项国家和地方政府支持的基础课题的研究工作。正在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科技部“973项目”(子课题)等课题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