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祥忠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廖祥忠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籍贯:湖北荆门
毕业院校:中国传媒大学
职业:教育工作者
出生地: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
人物履历
曾任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兼科学艺术系系主任、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现南京传媒学院)副院长、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艺术学部学部长、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等职。
2018年3月,任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2020年9月,任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
担任职务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外事委员会委员
社会任职
中国文联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副组长
教育部“动画、数字媒体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第八届教育部科技委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专门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学技术委员会战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第一届全国艺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动漫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
《现代传播》编委会主任、《当代电影》编委会主任
中国传媒大学校友会会长
担任过中国广播电视“星光奖”评委、国家“五个一工程”奖评委、中国动画“美猴奖”评委、中国美协全国美术作品展评委会评委、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动画国际评委会主席、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动画国际评委会主席、第八、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副主席,2022
研究方向
数字媒体艺术、高等教育与大学治理、媒体融合与传播
主要成就
面向高等教育与传媒业态双重变革的战略机遇,提出从传统高等教育向未来高等教育跨越、从传统传媒教育向智能传媒教育跨越、从中国一流学科高校向世界一流跨越的“三个跨越”战略任务。
立足学校特色优势,凝练出“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六位一体”的办学理念。系统建立起“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提出“上手快、筋骨壮、后劲足”的传媒人才培养要求。大力推进系列重大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主动对接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服务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国家重大战略,凝练“忠诚、自信、包容、竞先”的中传文化基因,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能够驾驭数字媒体的新时代高层次传媒人才。
大力推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四个一批”专业建设和“五个一流”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瞄准智能传媒发展方向,全面优化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体系
学术研究
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20余项,共发表高水平论文40余篇,参与出版专著及教材10余部。所主持项目《构建多元“协同创新”生态体系的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获北京市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数字艺术论》荣获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著作评选一等奖。论文《从媒体融合到融合媒体: 电视人的抉择与进路》获北京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著作或论文 | 出版单位 | 时间 |
《数字艺术论》(上、下) |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2006年1月 |
《何为新媒体》 | 《现代传播》 | 2008年10月 |
《数字媒体时代动漫的发展趋势》 | 《求是》 | 2010年7月 |
《未来传媒:我们的思考与教育的责任》 | 《现代传播》 | 2019年3月 |
《从媒体融合到融合媒体:电视人的抉择与进路》 | 《现代传播》 《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 2020年1月 |
《媒介与社会同构时代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必须着力解决的三大问题》 | 《现代传播》 |
荣誉表彰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被文化部评为“十一五”以来动漫产业优秀人才
入选“十年来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最具影响力”人物榜
中央宣传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人物观点
人这一辈子,“必须知道自己到底有多优秀”!不去做,你怎么会知道?一个人原本是块璞玉,竟然被自己埋没。人生之憾事,莫过如此!希望你们在大学期间,丢掉狭隘、丢掉短视、丢掉懦弱、丢掉急躁、丢掉拖沓,收获坚守、收获格局、收获志趣、收获自觉、收获知性和血气。——2019年9月开学典礼《你必须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一个人的本事,就藏在他读过的书里,垒起你未来人生高度的,就是你曾经读过的一本本书。时代呼唤读书人!一个人生命质量的提升,要靠读书来突破!每一个不曾阅读的日子,都是对大学时光的辜负!——2020年9月开学典礼《好好做个读书人》
世界正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奔向变幻莫测的明天。人类的知识体系、生存法则、伦理原则、认知和改造自然的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人类社会正在进入巨变期。莫让算法夺去你的灵魂、莫让芯片取代你的心灵、莫让浮云遮蔽你的眼睛,做光明、美好、温暖的传媒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