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益军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戚益军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73年4月
主要成就:发现和命名了多种新型的小RNA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出生地:浙江诸暨
职称:教授
主要成就
主要从事非编码RNA和表观遗传机制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发现和命名了多种新型的小RNA,在《Nature》、《Cell》、《MolecularCell》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大量论文。曾获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21年8月1日,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戚益军位列其中。
2022年6月28日,入选2022年度生命科学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专家评审组名单。
担任职务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
教育经历
1998-2001 | 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博士 |
1995-1998 | 原浙江农业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硕士 |
1991-1995 |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本科 |
工作经历
2016- |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 |
2011- |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
2010-2011 |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
2006-2010 |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
2004-2006 | 美国冷泉港实验室博士后 |
2001-2004 |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后 |
研究概述
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是真核生物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在很多不同的生物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过程包括发育调控,抵抗病毒侵染,以及染色质修饰。RNAi的重要特征包括Dicer切割产生小分子RNA和RNA诱导的沉默结合体(RNA-inducedsilencingcomplex,RISC)的形成。RISC可以导致转录或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在植物中存在多种RNAi通路,这包括siRNA介导的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miRNA介导的切割或翻译抑制和转录水平的基因沉默。转录水平的基因沉默通常与染色质的修饰(DNA和histone的甲基化)紧密相关。
实验室综合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方法,以拟南芥和水稻为模式生物,研究中RNAi的作用机理和功能。我们的兴趣包括RISC的形成,小分子RNA如何识别和导致同源染色质的修饰,RNAi组分如何在不同通路中特异化,以及小分
研究方向
植物小RNA与长非编码RNA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植物表观遗传的作用机制
开设课程
高级植物生物学、RNA生物学
代表性论文
1.Fang,X.andQi,Y.*(2016)RNAiinplants:AnArgonaute-centeredview.ThePlantCell,28:272-285(Review)
2.Ye,R.,Chen,Z.,Lian,B.,Rowley,M.,Xia,N.,Chai,J.,Li,Y.,WierzbickiA.,andQi,Y.(2016)ADicer-independentrouteforbiogenesisofsiRNAsthatdirectDNAmethylationinArabidopsis.MolecularCell,61:222-235
3.Fang,X.,Cui,Y.,Li,Y.,andQi,Y.*(2015)TranscriptionandprocessingofprimarymiRNAsarecoupledbyElongatorcomplexinArabidop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