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林金星简介

林金星简介

淘名人 2023-10-09 19:00 热度:

林金星

林金星,1961年3月出生,福建龙岩人,博士,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为植物细胞与生殖生物学。1992年获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导师:李正理教授),1992-1994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合作导师:王伏雄院士)。1995年晋升为研究员,1996年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中国致公党第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基本资料

中文名:林金星

出生日期:1961年3月

毕业院校:北京林业大学

出生地:福建龙岩

性别:男

人物履历

1992年获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导师:李正理教授),1992-1994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合作导师:王伏雄院士)。1995年晋升为研究员,1996年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社会任职

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植物学会理事长,兼任南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兼职教授,《PlantSignalingandBehavior》副主编、《CommunicativeandIntegrativeBiology》编委、《科学通报》特约编委、《植物学报》副主编、《植物科学进展》副主编、《电子显微学报》副主编、《植物学通报》编委、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结构与生殖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植物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青年科技奖》评审组成员,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个人奖项

1996年获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承担项目

主持国际组织资助项目2项,从国外获得经费16.8万美元;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1项,973子课题1项;另外,参加其他课题3项。

扬州大学银杏研究团队、北京林业大学林金星团队和林木分子设计育种高精尖中心合作,发现银杏古树长寿并非某单一的长寿基因调控,而是生长与衰老过程中多个因素综合平衡的结果。该研究成果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在线发表。(2020-02-1109:29:18来源:科技日报)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植物学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的兼职教授,PlantSignalingandBehavior副主编、《电子显微学报》副主编、Communicative&IntegrativeBiology和《科学通报》等刊物编委,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结构与生殖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

研究工作

1.胞吞与胞吐过程中细胞膜蛋白成分的标记和实时成像研究

利用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手段对植物细胞膜蛋白的组份及其动态特征进行可视化的研究,并对其动力学特征进行分析。

2.植物细胞中单分子的动态观测,以及囊泡和细胞器的活体追踪与动力学特性研究。

利用隐失波显微技术对植物细胞中单分子进行活体的追踪及观测,探讨活细胞中单分子水平上的生命活动过程。并对植物细胞中的囊泡转运和其它细胞器进行动态追踪和动力学参数的测定,揭示细胞器的动态特征与其活性调节的机制。

科研项目

“与林木细胞壁物质沉积特征相关的后基因组学研究”,科技部73三级课题(2009.01-2013.09),资助金额:186万元;主持人:林金星。

“植物水通道蛋白活性调控机制的活体动态研究”,青年科学基金(2010.01-2012.12),资助金额23万元;主持人:李晓娟。

“囊泡转运活体动态分析及其定向转运的分子机制”,基金委重点项目(2008.01-2011.12),资助金额170万元;主持人:林金星。

“系统素的活体标记及其转运机制研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2009.01-2011.12),资助金额56万元;主持人:张海燕。

“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分子细胞学基础”,科技部973三级课题(2007.01-2011.12),资助金额36万元;主持人:王钦丽。

“小麦耐盐相关microRNA基因功能鉴定和多肽配体技术在水稻基因功能验证中的应用”,转基因专项(2009.06-2010.12),资助金额

展开阅读全文 ∨

著作专著

林金星,胡玉熹,2000。裸子植物结构图集。北京:科学出版社(中英文)。

专利

林金星,李瑞丽,陈彤。一种提取植物脂筏的方法:中国,200910080002.5。

林金星,王锋。一种制备原生质体的方法:中国,200810226611.2。

林金星,盛仙永,胡正海。一种用于超薄切片的样品包埋方法:中国,200710120473.5。

林金星,王晓华,盛仙永。裸子植物花粉管微管骨架的免疫荧光标记方法及其应用:中国,200710117755。

林金星,汪小雄、杨映根、郭仲琛、卢龙斗。诱导落叶松属植物胚性愈伤组织的方法及其专用培养基:中国,200610112813.5。

林金星,陈彤、吴小琴、陈艳梅、汪小雄。一种制备裸子植物花粉管全蛋白双向电泳样品的方法:中国,200610089309.8。

林金星,陈彤、王玉花。裸子植物花粉管微丝骨架的荧光标记方法及其应用:中国,200610012238.1。

林金星,田翠婷、吕洪飞。裸子植物花粉的离体培养方法及其专用培养基:中国,200610012083

展开阅读全文 ∨

获奖荣誉

1.1996年12月,获得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2.200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杰出青年基。

3.2008年,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