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范小云简介

范小云简介

淘名人 2023-10-11 13:53 热度:

范小云

范小云,女,汉族,1969年10月出生,经济学博士,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金融学国家重点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首席专家。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民进天津市委副主委。

基本资料

中文名:范小云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69年10月

毕业院校:南开大学

政治面貌:民进会员

人物经历

1988-1992,南开大学金融学系攻读学士学位(金融学专业)

1992-1995,南开大学金融学系攻读硕士学位(货币银行学专业)

1995-1999,南开大学金融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国际金融专业),

1995年7月起在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工作。

1999-2000,留学哈佛大学,主要研究“货币危机的预警机制”

2002年晋升副教授,2006年晋升教授。

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天津民进市委委员、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委员、民进天津高教委主任;兼任天津市宏观经济学会会长、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金融风险防控标准化咨询组专家、天津市政协委员、新兴经济体研究会中青年论坛常务理事、全国金融系统青联委员,以及天津市工商局、国税局、高法的特约监督员等职。

担任职务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

任免信息

2017年6月20日,民进天津市第十次代表大会闭幕,选举范小云委副主任委员。

2021年12月27日,当选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研究领域

国际金融、宏观金融风险管理、货币理论与政策。

科研课题

主持项目

——任现职以来,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了国家社科、教育部等13个项目:

1.2009-2012,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全球金融危机与国际

货币金融体系改革研究”。

2.2009-2011,主持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其

应对方略(2009JJD790027)”之子课题4“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开放战略的影响研究”。

3.2007-2010,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信息熵方法的中国宏观金融风险管

理研究(70773061)”。

4.2008-2010,主持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委托课题“金融衍生品创新研究”。

5.2006-2009,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深化财税、金融、外贸和投资体制综合改革”

之子课题五“金融系统性风险控制:构建财税、金融、外贸和投资体制的运行风险疏导和控制机制”。

6.2005-2006,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著作

专著

1.《中国金融改革中的金融安全与风险控制》(合著,第一作者),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

2.《金融系统性风险——本质、测度与管理》(独著,30万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3.《多赢:批量处置不良贷款的成功实践与理论思考》(合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2月。

4.《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发展研究》(参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完成“系统性风险及其监管初探”部分。

5.《中国经济发展与金融改革》(参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5月,完成“中国资本市场结构矛盾和系统性风险”部分。

6.《虚拟经济理论与实践》(参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完成“系统性风险及其监管”部分。

教材

1.马君潞、陈平、范小云,《国际金融》,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5月。

2.刘澜飚、范小云、王博,《经济学基础》,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12月。

3.马君潞、陈平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论文

主要论文

1.“从贸易调整渠道到金融调整渠道——国际金融外部调整理论的新发展”,《金融研究》,2011年第2期。

2.“国际货币体系是否是全球失衡和金融危机的原因:基于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方法的研究”,《世界经济》,2011年第1期。

3.“危机损失、经济复苏与金融结构比较”,《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第二期。

4.“人民币汇率问题:必须澄清的几个问题”,《红旗文稿》,2010年第21期。

5.“银行监管对银行业结构演进的影响”,《财经研究》,2010年第4期。

6.“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研究”,《当代财经》,2010年第11期。

7.“动态一致、制度耦合与中国金融发展悖论”,《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9期。

8.“工业后发地区金融抑制研究”,《经济问题》,2009年第7期。

9.“港元、人民币一体化研究”,《世界经济》,2009年第3期。

10.“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的最新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国际金融

展开阅读全文 ∨

获奖情况

1.2008年“科学立体化国际金融教学体系建设”获南开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2005年“国际金融学”课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

3.2005年“银行业并购重组的创值悖论:经验解释及其启示”获天津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排名1);

4.2005年“稳定人民币汇率,促进人民币汇率机制市场化——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研究报告”获天津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排名2);

5.2005年,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学优秀教师奖;

6.2004年,获香港金乔奖教金二等奖

学术交流

1999年和2000年,留学哈佛大学,主要研究“货币危机的预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