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典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王学典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56年3月4日
毕业院校:山东大学
出生地:山东滕州
职称:教授
人物履历
197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考入山东大学历史系,1986年作为国内首批史学理论专业硕士毕业生留校任教,1988年晋升为山东大学讲师,1992年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晋升为教授,1998年被评聘为博士生导师。2002—2006年组建并任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院长,2006年调任《文史哲》杂志主编。2012年1月起出任新组建的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兼《文史哲》杂志主编。现为山东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山东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山东大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山东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人文学部主任、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委员会主任。
2018年3月,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2019年11月,任第六届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
学术兼职
学术兼职有:第六届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农民战争史学会理事长、中国史学会史学理论研究分会副会长、中国墨子学会副会长、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孔子研究》主编、《史学理论研究》编委、《史学月刊》编委、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历史学》编委、《社会科学论坛》编委、《中国政法大学学报》编委等。同时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中央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人文高等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山东省文史馆馆员、齐鲁文化名家、山东省监察委员会第一届特约监察员、第二届山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等。
学术研究
长期致力于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中国现代学术文化史研究,尤长于中国现当代史学思想及史学思潮研究。现已出版《历史主义思潮的历史命运》、《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翦伯赞学术思想评传》、《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等多部专业学术著作,并主编有《史学引论》、《述往知来——历史学的过去、现状与前瞻》一书,编选有翦伯赞文集《历史理念》、黎澍文集《历史文化》等。其中,《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在知识界赢得较高声誉,而《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一书则被普遍认为是近50年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拓荒之作,为海内外同行所瞩目。在《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北京大学学报》、《文史哲》及《史学理论研究》等重要期刊上刊发论文90余篇,在学术界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力。
曾承担的项目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中国史学编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翦伯赞史
教学活动
为研究生开设史学理论、当代史学理论前沿、马克思历史理论专题、中外史学经典名著研究、中国现代史学思想史专题、“五四”以来主要史学流派研究、中国现代史学名家研究、中国近代史研究通论等课程。
著作一览
一、著作
1、《历史主义思潮的历史命运》(33.7万字)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出版,1995年8月重印;《读书》杂志1994年9期刊登何祚榕的长篇书评文章;《史学理论研究》1995年2期刊登丁守和的长篇书评文章,此篇书评《新华文摘》1995年9期作为要文转载;《文史哲》1994年4期刊登孟祥才的书评文章;《历史学年鉴·1995》专门介绍、评价此书;《文汇读书周报》刊登本书出版消息。
2、《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33.1万字)
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1998年6月重印,2000年第二版第三次重印;《史学理论研究》1997年2期刊登长篇书评;《20世纪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在正文中三处介绍评价此书;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0期载文认为此书对一些问题的“探讨极为精湛”;中山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博士点将此书列为论述20世纪学术史的五本必读书之一;《全国高校文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