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予罕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孙予罕
外文名:Sun Yuhan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62年10月
出生地:上海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性别:男
人物经历
孙予罕1983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化学系。1983年至1989年在中科院山西煤化所获硕士、博士学位。1989年9月至今历任: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室主任、所长助理、所长。1996年至2002年任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孙予罕主要从事煤间接液化合成油品和化学品、CO2转化利用中催化和工程研究,同时开展相关纳米材料及其在绿色化学和光学中的应用研究。1992年至1995年在英国Brunel大学作访问研究。1994年首批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8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三等奖。200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1999-2000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作访问研究。2004年获中科院载人航天贡献奖。2005年获中科院杰出成就奖、山西省自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各一项。至今,已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0余
个人荣誉
中科院杰出成就团队奖1项、山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等,并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同时,担任国际学术刊物“FUEL”编委、“燃料化学学报”主编、“天然气化工”副主任编委等,以及中国化学会和颗粒学会理事、中国能源研究会会员和中科院能源专家委委员
研究领域:
孙予罕研究员主要从事煤和天然气液化制油品和化学品、温室气体CO2等捕获和转化利用中催化和工程研究,同时开展纳米多孔材料及其绿色化、功能化应用的研究,以及相关的先进材料制备技术研发。至今,已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0余项。主持并承担了中科院“百人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863项目、973课题、国家重点基金、基金委、国防科工委、中科院、上海市及国内外企业潞安、神华、BP、Shell和Total合作项目。
在煤/天然气合成油和化学品方面,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863项目和中科院重大项目,领导和组织了煤间接液化技术研究与开发,确立了铁基浆态床合成油技术路线,解决了催化剂活性与稳定性的关系,尤其是碳化物活性中心的作用,完成了中试并取得重大进展,其结果超越了国际上代表性技术-南非SASOL公司的铁基合成油技术,而且催化剂性能至今保持国际领先水平;铁基浆态床合成油已完成16万吨工
科研项目
承担并完成了中科院“百人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863项目、973课题、国家重点基金以及企业课题等项目
代表论著
近五年代表论著
时间论著标题发表刊物名称角色
2013年GreenCarbonScience:ScientificBasisForTheIntegrationOfEfficientCarbonResourceProcessing,UtilizationAndRecyclingAngew.Chem.Int.Ed.通讯作者
2013年低碳复合能源系统——中国未来中国科学通讯作者
能源的解决方案和发展模式
2013年InfluenceOfZrOnThePerformanceOfCu/Zn/Al/ZrCatalystsViaHydrotalcite-LikePrecursorsForCO2HydrogenationToMethanolJournalofCatalysis通讯作者
2012年RecentProgressInPhosgene-FreeMethodsForSynthesisOfDimethylCa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