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沁鑫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田沁鑫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69年8月
毕业院校:中央戏剧学院
职业:导演
代表作品:生死场、四世同堂、生死桥、青蛇、北京法源寺、聆听弘一、长征、阿尔兹记忆的爱情、狂飙、红玫瑰与白玫瑰、赵氏孤儿、断腕
主要成就:中国话剧百年纪念“文化部优秀话剧艺术工作者” 中国话剧百年名人堂人物 2008年《南方人物周刊》“我们时代的青年领袖” 2015、2016年壹戏剧大赏最佳导演 2016年《中国新闻周刊》“影响中国”文化人物等 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工作单位:中国国家话剧院
早年经历
田沁鑫5岁那年被送到了什刹海体校学习体操,4年后进入北京艺术学校学习京剧。
1992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
1993年,在校期间获得去往英国利兹大学留学的机会,留学期间担任《中国戏剧和中国文学》的助教,之后回到中国。
1994年,在中央戏剧学院读书期间,前往日本参加东京青少年艺术节。
1995年,大学毕业后,田沁鑫去往深圳做了一年广告。
演艺经历
1997年,田沁鑫导演了辽国历史题材话剧《断腕》,这是她的导演处女作。
1998年,导演小剧场话剧《驿站桃花》。
1999年,田沁鑫自编自导了描写九一八事变的话剧《生死场》。
2000年,与林兆华合作导演连台本贺岁京剧《宰相刘罗锅》,该剧获第六届中国艺术节金奖。
2001年,田沁鑫担任话剧《狂飙》的编剧、导演。
2002年,田沁鑫执导音乐剧场《迷歌》。
2003年,田沁鑫根据《左传》、《史记》等史料记载以及元代纪君祥同名杂剧创作了话剧《赵氏孤儿》的剧本,并执导了该剧。同年出版剧作自选集《我做戏,因为我悲伤》。
2004年,田沁鑫自编自导描写女性生活的话剧《生活秀》。
2005年,田沁鑫自编自导话剧《赵平同学》,该剧节奏明快、洋溢着青春气息,一反她之前大气凝重的风格。
2006年,导演昆曲《1699·桃花扇》。
2007年,田沁鑫被评为文化部优秀话剧艺术工作者;12月,导演话剧《红玫瑰与白玫瑰》首演。
2008年,
个人生活
田沁鑫的父亲是一名军人,母亲是中央美院附中的老师。
获奖记录
其他 | |||||||||||||||||||||||||||||||||||||||||||
| |||||||||||||||||||||||||||||||||||||||||||
社会类 | |||||||||||||||||||||||||||||||||||||||||||
| |||||||||||||||||||||||||||||||||||||||||||
作品奖项 | |||||||||||||||||||||||||||||||||||||||||||
|
社会活动
担任职务
2012年,田沁鑫正式获聘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副主任。
2016年6月,获聘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2017年12月,当选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2018年1月,当选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2020年12月,任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
2022年12月,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常委。
2023年1月,当选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2023年3月,当选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
文化交流
2005年,参加韩国导演协会亚洲导演交流项目,为美丑剧团排演《生死场》。
2006年,为美丑剧团排演《赵氏孤儿》。
2012年,为中韩建交20周年赴韩排演《罗密欧与朱丽叶》。
2011年,联合英国苏格兰国家剧院、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发起“田沁鑫·新写作计划”,两年之后在英国开花结果。
2013年、2014年连续两次接受香港国际艺术节委约,分别创排话剧《青蛇》与《罗密欧与朱丽叶》,其
人物评价
田沁鑫自幼有扎实的传统文化功底,并受国际现代艺术影响,涉猎戏剧、影视、音乐、绘画和广告等跨域文化。她的作品是对中国传统题材和世界名著的全新探索,是对现当代社会话题的敏感捕捉。以当代艺术观念和东方美学相融合的舞台呈现,强调肢体表达和诗化语言融合的表演。她所刻画的复杂的时空结构,强烈的视觉冲击,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对国际戏剧领域亦有深远影响。(网易娱乐评)
田沁鑫在戏剧圈里以解读经典而闻名,她是对经典进行转译和重新编码。(《新周刊》评)
十几年的实践下来,田沁鑫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得到了专家、观众和市场的认可。(人民网评)
田沁鑫的作品执著于写“情”,舞台意象唯美,却又偏爱历史题材、宏大叙事,这便是行内人口中的“田氏风格”。(光明网评)
田沁鑫导演被业界誉为坚持艺术品质、坚持文化品格不倒的一面旗帜,也是改编名著最为成功、艺术成就最高的戏剧导演之一。其改编作品涉及萧红、张爱玲、老舍、李碧华、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