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京军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许京军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66年4月
毕业院校:南开大学
人物履历
1984年9月至1993年12月在南开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1995年8月至1997年2月在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德国特别研究中心作博士后研究。
1997年2月至6月在奥地利维也那大学实验物理所任客座教授。
1996年12月任南开大学物理学院光子学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8年入选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
1999年1月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从1996年开始,许京军主持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留学回国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
2019年7月,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正局级,试用期一年)。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任免信息
2019年7月31日,南开大学在八里台校区服务楼召开党委全委(扩大)会议,宣布教育部有关任免决定。7月29日,教育部发出通知,任命许京军为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正局级,试用期一年)。分管办公室、国内合作、信息化建设、远程与继续教育、国有资产、校办产业、档案、捐赠及校友、接待服务工作。联系数学科学学院、软件学院、泰达学院。
2021年1月22日,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举:许京军为副会长。
职业生涯
对于中国的年轻学者来说,许京军已经得到了最高的荣誉。但是在这所有的成绩背后,我们无法看到许京军在十几年的研究中曾付出怎样的艰辛。许京军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长期的睡眠不足和大量吸烟,以及无时间规律的饮食,导致他的胃部经常不适。在一次实验中,同事不小心碰了一下激光器,强烈的激光束正好打在许京军的眼睛上,霎时他的眼前一片黑暗。当他发现自己失明时,连忙让同事们把他背出了实验室,休息了十几分钟后,才有视觉,但是直到现在,他的眼睛还是严重弱视,其中一只眼睛几乎失明。
受国家“863”新材料专家委员会委托的专家们对南开大学提交的“光折变三维光子海量存储材料双掺铌酸锂晶体及其存储器”项目成果进行鉴定,最终一致得出结论:双掺LN晶体研制具有创新性,总体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圆满完成了“863”合同任务。至此,南开大学物理系八十年代初开始从事于晶体有关的基础研究,九十年代初提出设想正式立项,几代南开物理人的
研究成果
许京军教授多年从事光子学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了国家“863”计划、“973”计划、杰出青年基金、跨世纪人才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天津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发现和发明了一系列新效应、新机制与新器件。如他首次在国际上发现并建立了超离子光折变机制,拓展了光折变非线性效应的研究领域;首次发现了高掺镁铌酸锂晶体紫外光折变增强效应,打破了国际上“镁是抗光折变元素”概念的绝对化;首次提出了铌酸锂晶体多功能集成芯片的新概念,在实验上实现了多功能的协和操作;首次提出相位耦合致光速减慢新机制,并成功地将光速降到0.06m/s;同时他还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光折变光扇光散射光强阈值效应、前向和背向光散射的光阈值效应、新式相位共轭波机制、对称扇形光散射多波耦合机制等新效应和新机制,发明了多种光折变噪音抑制技术,并开发出新型光存储材料,研制成功三维全息存储器原型等。
主要职务
物理科学学院院长
泰达应用物理学院院长
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
中国材料科学研究会青工委理事
天津市物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
获奖情况
2000年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自然科学类),第二完成人
2000年获第十一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
2000年度天津市特等劳模
2001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02年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
2002年获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4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个人荣誉
1998年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人才”计划,1999年入选人事部百千万工程第一二层次,199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0年获“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2002年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入选“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
第六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