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饶毅简介

饶毅简介

淘名人 2023-11-06 14:40 热度:

饶毅

饶毅,男,1962年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生物学家,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研究院创始所长,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创始主任,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创始主任,西湖大学创校校董会成员。饶毅1983年获得江西医学院(现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学士学位,1985年获得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1991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科学博士学位;1991年后先后在哈佛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解剖和神经生物学系从事研究,2004年任美国西北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2007年,回国受聘出任北京大学讲席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2016年4月,任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2018年4月,任西湖大学创校校董会成员;2019年6月,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长期从事分子神经生物学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饶毅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西省南昌市

出生日期:1962年

毕业院校: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62年,饶毅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

1978年—1983年,就读于江西医学院(现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83年—1985年,就读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毕业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

1985年—1991年,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科学专业,毕业获得博士学位。

1991年—1994年,在哈佛大学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4年—2004年,任教于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解剖和神经生物学系。

1999年,协助推动建立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2002年—2005年,协助建立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并担任共同主任。

2004年,任西北大学医学院神经科教授、西北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2007年—2013年,全职回中国,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2011年,参与组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并担任创始主任;同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院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饶毅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饶毅研究神经发育的分子和细胞机理,曾发现两个眼睛在发育中来源于同一形态发生场、发现Slit为神经导向蛋白质、提出体细胞运动共同分子机理、发现争斗的中枢和外周机理、求偶的分子控制。

2019年,饶毅提出化学连接组(CCT)的概念(涵盖同一动物中所有的神经递质、神经调质、神经肽及其受体)。

学术论著

截至2019年4月,饶毅在《自然》《细胞》《自然-神经科学》《神经元》等国际期刊发表研究论文十余篇。

[1]Shasha,Zhang,Yan,Liu,Yi,Rao.Serotonin signaling in the brain of adult female mice is required for sexual preference.[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期刊编委

时间

期刊名称

职务

1999年

《二十一世纪》

编委

2000年—2006年

《神经科学研究》

编委

2001年—2006年

《神经科学杂志》

编委

2001年—2006年

《千位教授》

成员

2001年—2008年

《神经信号》

编委

2002年—2005年

《发育脑研究》

编委

2003年—2005年

《科学通报》

编委

2004年

《科学文化评论》

编委

2004年

《科技中国》

编委

2005年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编委

2006年

《细胞研究》

编委

2006年

《发育生物学》

编委

2006年

《脑研究》

编委

2006年

《科学公共图书杂志》

编委

2008年

《神经回路前沿》

编委

2008年

《中国科学》

编委

2008年

《分子细胞生物学杂志》

编委

2020年8月

《遗传学》

主编

资料来源:

会议任职

时间

会议名称

担任职务

1998年

Gordon分子和细胞神经生物学会议

副主席

2000年

Gordon分子和细胞神经生物学会议

主席

2003年

国际脑研究组织皮层发育和进化会议

(IBR

展开阅读全文 ∨

个人生活

家庭成员

饶毅父亲饶伟华在南昌完成医学学业,1962年入上海第一医学院(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读研究生;20世纪60年代下乡;1972年,返回南昌工作。后来,饶伟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医学院心血管研究所进修一年,跟诺曼博士做肺水肿的动物实验,后在旧金山总医院随呼吸病和重症医学的权威约翰·默里博士见习临床和ICU数月。饶伟华将研究成果带回中国国内,在南昌建立了全省第一个、全国较早的ICU之一;建立分子医学研究所,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分子医学研究所。

饶毅叔叔饶厚华,比饶毅父亲饶伟华年轻15岁,在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去了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旧金山,成为一名药剂师,2020年感染新冠病毒,病了两个多月,上了呼吸机,但在最后十天被认为不可治愈后,被纽约的医院放弃治疗而在5月份去世,享年74岁。

人物评价

饶毅是忧国忧民的科学大家,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犀利耿直的现代鲁迅,我行我素的半老顽童,注定将留下重要影响。(施一公评)

饶毅的说就是做。(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韩启德评)

饶毅说得多做得也多。(北京大学邓宏魁教授评)

他是享有国际盛誉的神经生物学家,是北京大学教授;对饱受诟病的中国科研体制,他一直保持冷静关注,也是一个经常提出批评建议的建设者。(《北京晚报》评)

饶毅是最有趣的科学家、坚定的改革者。(《北京大学校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