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于漪简介

于漪简介

淘名人 2023-11-07 15:12 热度:

于漪

于漪,女,汉族,1929年2月7日出生,江苏镇江人,中共党员,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曾任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长期躬耕于中学语文教学事业,坚持教文育人,推动“人文性”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主张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同步创新,撰写数百万字教育著述,许多重要观点被教育部门采纳,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曾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称号。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漪“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基本资料

中文名:于漪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29年2月7日

毕业院校:复旦大学

职业:特级教师

主要成就: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2019年被评为“人民教育家”,"最美奋斗者“

出生地:江苏镇江

代表作品:《于漪语文教育论集》《于漪文集》

名言: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性别:女

人物经历

1937年,日本侵略者铁蹄长驱直入,家乡危在旦夕,于漪就读的江苏镇江薛家巷小学即将解散。在最后一堂课上,音乐老师教同学们唱《苏武牧羊》,唤起了于漪幼小心灵的爱国决心。在连天炮火中,于漪辗转考到了镇江中学,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她深刻认识到求学的目的正是解救苦难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从愚昧走向文明。

1947年,18岁的于漪考入复旦大学教育系。大学里,曹孚、周予等教授严谨治学的品格和精神,深深地影响了她。

1951年,22岁的于漪从复旦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上海第二师范学校担任语文老师。

1977年,电视里直播了一堂于漪执教的语文课《海燕》,当时全国人民守在电视机前,争睹她上课的风采。

1985年于漪走上了上海第二师范学校校长的岗位。

20世纪90年代初,语文学科开始被工具性左右时,于漪撰文《改革弊端,弘扬人文》,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这一观点写入21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的课程标准,深刻

展开阅读全文 ∨

个人生活

于漪爱人黄世晔离休前是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儿子黄肃退休前任凯慧中学副书记、副校长,也是一名历史教师;

儿媳史玲玲退休前任职于复旦大学物理系;

孙女黄音在杨浦高级中学任语文教师,

孙女婿尚宣廷是市北中学的物理教师。

主要成就

著作有《岁月如歌》(手稿珍藏本)、《卓越教师第一课》《教育的姿态》《语文的尊严》《于漪知行录》《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6卷)。主编有《教育魅力——青年教师成长钥匙》(2013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之TOP10中第一本,已印刷11次)、《走进经典——语文阅读新视野》(6册)、《“青青子衿”传统文化书系》(12册)、《现代教师自我发展丛书》(共18本)、《现代教师学概论》等。2018年8月,《于漪全集》(8卷21本)正式出版。

获奖记录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于漪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基础教育改革的优秀教师代表”。

在“2018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颁奖主题活动”上,于漪获评“年度特别致敬人物”。

1978年获全国首批特级教师,先后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称号。

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2010年2月2日,由中国教育报和中国教育电视台主办的“2009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评选活动在京举行了颁奖仪式。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当选为2009教育年度新闻人物。

2019年9月,为“最美奋斗者”建议人选,并最终成为个人“最美奋斗者”。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漪“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社会任职

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候补执行委员,上海市第七、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

现任上海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教师研究会会长。

人物评价

于漪长期躬耕于中学语文教学事业,坚持教文育人,推动“人文性”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主张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同步创新,撰写数百万字教育著述,许多重要观点被教育部门采纳,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新华社评)

于漪用“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的精神走出了自己的语文教学之路。(新华社评)

大型系列专题片《大先生》由上海教育电视台倾力打造,纪录于漪先生的为学、为事、为人之道,通过影视文艺创作的形式再现于漪教育实践的重要成就和影响,向全社会介绍这位大爱无私、锐意改革的“人民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