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张文宏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
出生日期:1969年8月
毕业院校:上海医科大学
职业:医生、科研工作者
学位:博士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人物经历
1987年,从浙江省瑞安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
1993年,从上海医科大学毕业后进入华山医院感染科,先后在香港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以及芝加哥州立大学微生物系从事访问学者以及博士后工作。
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同年,被选为上海市“公共卫生优秀学科带头人”。
2010年,被选为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2011年,被选为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常委。
2020年11月30日,上海市传染病与生物安全应急响应重点实验室成立,任实验室主任。
主要成就
张文宏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张文宏主要研究疑难感染性疾病与肝病的诊断与治疗,包括发热待查、疑难感染性疾病的病因诊断、疑难肝病的病因诊断、慢性病毒性肝炎的长期治疗与临床治愈,以及结核性脑膜炎与耐药结核等疑难结核病的诊治等。
承担项目
截至2016年3月,张文宏牵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五攻关、十一五、十二五传染病防治重大专项等重大攻关课题。
学术论著
截至2016年3月,张文宏发表论文150余篇,在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EID、AIDS、PLoS ONE、JV、IMMUNITY、SCIENCE 等杂志上发表SCI 论文50篇。
《张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首版于2020年1月29日启动,2月2日电子版书籍上线。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6年3月,张文宏先后获得中华医学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上海市医学科技奖等多项科技成果奖。
张文宏人才培养
讲课报告
2018年5月12日至13日,
社会职务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20年2月 |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 |
2020年6月 | 中国足球协会防疫专家 |
2021年6月 | 上海司法行政戒毒公益大使 |
2021年7月2日 | 南京大学病毒与感染病研究所兼职教授和名誉所长 |
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PI | |
上海感染病学会副主任委员 | |
全国医师协会感染病学分会常委 | |
《Emerging Microbes and Infections》 副主编 | |
《肝脏》杂志副主编 | |
美国《肝脏病学》(中文版)常务编委 | |
《中华传染病杂志》常务编委 | |
《微生物与感染》常务编委 | |
《中国病毒病杂志》编委 | |
《临床肝胆病杂志》编委 | |
《Translational Respiratory Medicine》编委 | |
《Intractable & Rare Diseases Research》编委 | |
2021年12月 | 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
2023年 |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
人物关系
老师:翁心华
哥哥:张文宇
人物评价
张文宏率领的华山医院感染科蜚声海内外,他们站在了病原学研究国际竞争的前沿。造福人类,护佑安全,是他的使命担当,也是宏图大愿。脚踏实地,做一名充满仁爱之心和掌握先进技术的良医,是张文宏矢志不渝的初心。(《劳动观察》评)
张文宏与所有中国抗疫战士一样,不仅仅是“伟大的”,也并不总是无畏的;他们付出和努力,使得这个故事和它的主人公一样——可爱,但也日常。“张文宏是个能说会道的人。他的话语,为人熟悉。他的精神与文脉,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全书以这样的话语,真实地还原一个人。(《张文宏医生》作者、小说家程小莹评)
人物事件
“硬核”医生
2020年1月31日,张文宏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的专访时表示,疫情来了,坚守岗位是医生的职责所在。“我们派驻党员医生上抗疫前线支援,不打招呼,直接报名,没有讨价还价。”;“没什么好说的,入党的时候每个人都宣誓了,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张文宏说,疫情面前挺身而出是医生的职责,更是共产党员的承诺。面对记者采访说的这些话,使他成为网民心中的“硬核”医生。
论文事件
2021年8月15日,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发布《关于对我校张文宏博士学位论文问题举报的回应》:我们收到举报,同时也关注到网上关于张文宏博士学位论文综述部分问题的反映,学校已启动调查核实,调查结果将及时公布。
2021年8月23日,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发布《关于我校张文宏博士学位论文问题的调查结果》。全文如下:校学术规范委员会依据2017年《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实施条例(试行)》的有关程序开展调查核实工作,根据原上海医科大学1999年1月
最新信息
2022年1月8日,在上海举行的光华科技公益论坛上,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一些自媒体说奥密克戎引发的是“大号流感”,这是缺乏科学依据的,他研究奥密克戎感染者的医学影像后认为,这种变异株“会咬人”。一个国家和地区需要强大的免疫屏障和医疗资源,才能抵御奥密克戎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