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双根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金双根
外文名:Shuanggen Jin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东至
出生日期:1974年9月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院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7年12月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8年6月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2019年7月当选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 2020年12月当选土耳其科学院院士 2021年11月当选美国电磁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74年9月,金双根出生于安徽东至。
1995年—1999年,在武汉大学学习,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99年—2003年,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学习,毕业获得博士学位。
2003年—2005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任助理研究员。
2005年—2009年,在韩国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
2009年—2010年,任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空间研究中心研究员。
2010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
2011年7月,当选国际大地测量协会会士。
2014年—2018年,任土耳其BulentEcevit大学测绘工程系教授。
2017年12月,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8年—2022年,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与测绘学院院长、教授。
2018年6月,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2019年1月,当选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会士;同年7月,当选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
2020年12月,当选土耳其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金双根建立了长基线残差基的随机模型,提高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定位精度,开发了单频到五频多系统GNSS精密单点定位模型,推广了其应用;构建了高精度GNSS对流层和电离层模型,获得了GNSS电离层扰动与地震/火山/台风活动的相关性,揭示了GNSS大气扰动与固体地球活动耦合机理,提出了GNSS大气地震学概念,为监测和预报地震提供了新的可能;揭示了导航信号地表散射机理,为GNSS反射测量应用奠定了基础,开发了新的GNSS-R应用,提出了GNSS遥感方向,引领了相关研究和应用;利用GNSS观测反演了大尺度质量迁移,获得了区域干旱和蒸散量变化,以及联合空天地一体化多源遥感获得了生态环境要素变化,推广了其应用;改进了自适应增强识别算法,高精度自动识别火星表面小尺度陨石坑,发现了火星Jezero坑存在含水碳酸盐,推荐为登陆点被美国Mars2020采用;揭示了火星大气重力波变化特征及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07年—2011年 | 全球海外华人导航定位协会理事 |
2007年—2011年 | 国际大地测量协会研究组主席 |
2011年—2015年 | 国际大地测量协会理论委员会主席 |
2011年 | 国际行星科学协会秘书长 |
2011年—2015年 | 国际行星科学协会副主席 |
2013年—2018年 | 《卫星导航》副主编 |
2014年 | 中国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与导航专业委员会委员 |
2014年 | 《测绘学报》编委 |
2014年—2015年 | 全球华人导航定位协会副秘书长 |
2015年—2019年 | 国际行星科学协会(IAPS)主席 |
2015年 | 第2届国际行星科学协会大会共同主席 |
2015年—2016年 | 全球华人导航定位协会副主席 |
2015年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编委 |
2015年—2017年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客座教授 |
2015年—2021年 | 《导航定位学报》编委 |
2015年—2023年 | 国际IUGG行星科学委员会主席 |
2016年—2017年 | 全球华人导航定位协会主席 |
2016年 | 东南大学兼职教 |
人物评价
金双根性格直爽、不拘小节,对工作认真,对学生负责。(《中国测绘》评)
金双根在卫星导航与大地测量学领域有着突出的学术贡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评)
金双根是一位理念领先、朝气蓬勃、年轻有为的学者。(时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李北群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