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兆普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宋兆普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64年3月
毕业院校:河南中医学院
职业:医生
主要成就:河南省劳模 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 2014年感动中原人物 全国基层优秀名中医 汝州市首届道德模范 平顶山市五一劳动奖章 河南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个人 全国助残先进个人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首届“平顶山十大爱心助残人士”
人物经历
宋兆普出生于汝州市纸坊乡陶村的一个中医世家,16岁开始师承其父、著名中医大师宋金庚,修习医道,深得真传。但他不满足现状,深知在基层行医与大医院做医生的区别,做一名百姓信赖的好医生,就一定要业务全面,知识丰富。为此,他专门到河南中医学院、洛阳白马寺正骨医院求学深造。通过几年的系统学习和大量的临床实践,他不仅掌握了家传的医治骨髓炎、骨结核、股骨头坏死、腰腿痛等各种骨病和有名疮疡、无名肿毒等外科疑难杂症的妙方、绝技,而且在内科、妇科、乳腺病、肿瘤和小儿脑瘫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和研究,并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成了一名享誉一方的全科医生。
社会任职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主要事迹
他信守行医准则,不为病人开昂贵的无用药品,不让病人多花一分冤枉钱。他多年来义务救助贫困残疾患者4000多人,义务救治脑瘫患儿3000多名,4次远赴新疆联合当地组建康复机构,救治脑瘫患儿1400多名。他以医者诚心回报社会,被称为“诚信医者”。
宋兆普15岁跟随父亲学医,父亲“不收挂号费、诊疗费,不多收病人一分钱”的行医准则,让他深刻认识到医生悬壶济世的意义。从那时起,他不忘父亲的教诲,不为病人开昂贵的无用药品,不让病人多花一分钱,践行了诚信行医的诺言。
随着行医时间越来越长,宋兆普关注到脑瘫患儿特殊群体,特别是贫困家庭倾家荡产也治不起病的现状。望着孩子期盼的眼神,听着家长焦急的祈求,宋兆普坐不住了,他对患儿家长承诺:“来到我这里的脑瘫患儿,只要在医学条件上允许,即使我们医院出钱,也一定要将孩子们治好!”从2009年开始,宋兆普运用自己总结的“金庚康复疗法”,主动救治脑瘫弃婴和社会贫困家庭的脑瘫患儿
获得荣誉
宋兆普曾3次被授予河南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助残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河南省劳动模范等称号。
2008年被评为首届“平顶山十大爱心助残人士”,被平顶山市总工会授予“平顶山市五一劳动奖章”;
2009年当选为“河南省劳动模范”;
2010年被评为平顶山市“五个表率”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当选河南省“温暖2010十大爱心人物”。
2017年7月24日,宋兆普被评为德耀中华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
2017年11月,荣获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2018年9月,获得民政部第十届“中华慈善奖”慈善楷模。
2019年4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
2019年6月25日,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助残先进个人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19年9月,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2020年11月,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表彰。
2021年6月,被中共中央表彰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2021年11月,
社会关注
宋兆普的爱心善举得到了各方的关注和支持。河南省民政厅、残联等单位已向医院资助近百万元,并将金庚医院定为河南省脑瘫儿童康复中心。鲁山县72岁的农民雷玉珍来看病时得知宋兆普的事迹,回家后亲手缝制了30多套棉衣棉裤送给孩子们。汝州一位民营企业家,把准备举办公司庆典的钱捐出来,给孩子们买奶粉。
相关报道
2009年3月,河南省民政厅的同志找到宋兆普,说,河南省15个福利院收养的孤儿中,一半以上是被父母遗弃的脑瘫患儿,由于找不到好的治疗方法,有的都20岁了,还不会动,想送20名患儿来治疗。
宋兆普一口答应了,他跑了4家福利院,看到的情况让他震惊。脑瘫孤儿们有的硬得像棍、有的软得像泥,不会站立、不会说话,躺在床上,目光呆滞连哭声都很少。看着这些无助的孩子,宋兆普哭了。“福利院竟有这么多重度脑瘫孩子,他们太可怜了,得赶快治疗,否则一生就耽误了。既然福利院治不了,我就带回去治。”他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不讲任何条件,先收治100名患儿。
宋兆普说:“救治这些孩子,起初源于一种医生的责任心,现在已变成我的事业,救治完这批孩子,我还要接着救治更多的孩子。”
作为一名医生,他以其医道医术呵护着无数患者的身心健康;作为一名扶危济困的爱心使者,他以其乐善好施的赤子之心为贫残弱者奉献着爱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更以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