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兴磊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祁兴磊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61年7月
毕业院校:信阳农业学校
职业:科研工作者
人物经历
1961年7月,祁兴磊出生。
1979年,考入信阳农业学校大专班(信阳农林学院前身)牧医系。
1982年7月,从信阳农业学校大专班牧医系畜牧兽医专业毕业,分配到泌阳县农牧局畜牧兽医工作站,从事畜牧科研和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
1988年,河南省畜牧局正式提出夏南牛新品种培育初期战略设想,泌阳县被确定为项目实施县,祁兴磊为项目主持人;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2年1月,河南农业大学函授结业,获本科学历。
2008年3月,发起成立了泌阳县夏南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并任董事长。
2010年12月,主动退出泌阳县夏南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股份,把公司和盈余资产捐献给泌阳县人民政府。
2014年10月,组建新团队河南恒都夏南牛开发有限公司。
2015年,主动辞去泌阳县畜牧局党政职务,退出了公务员身份,进行夏南牛研究与推广;同年11月,入选第九届驻马店市拔尖人才(农业类)。
2020年12月,入选2020年河南省高层次人
主要成就
祁兴磊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86年,祁兴磊带领的科研团队承担了河南省畜牧局下达的“南阳牛导入夏洛来牛培育肉用新品种”科研项目,2007年,历时21年主持育成中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牛新品种——夏南牛。2008年起,祁兴磊与他的科研团队又开始了夏南牛无角新品系的培育。他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制定了《夏南牛》国家标准,主持编制了《夏南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地方标准。据2023年3月中国文明网官网显示,祁兴磊带领的技术组共实施导血配种88万头,其中杂交创新配种40万头,回交配种26万头,横交配种22万头,先后繁殖成活各类外血含量肉杂牛70余万头。
学术论著
据2023年3月中国文明网官网显示,祁兴磊在省级以上核心刊物和各种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交流学术论文36篇;公开出版发行《肉牛繁育新技术》《夏南牛》等畜牧科技书籍3本。
承担项目
截至2021年7月,祁兴磊先后主持实施畜牧科研和推广项目21项。
科研成果奖励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13年1月 | 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2013年4月 | 黄淮学院兼职教授 |
2016年6月 | 中国共产党泌阳县第十二届委员会候补委员 |
2018年1月 | 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2019年1月— | 驻马店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兼职) |
2023年2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 | 中国肉牛经济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
- | 中国良种黄牛育种委员会理事 |
- | 中国西门塔耳牛育种委员会理事 |
- | 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理事 |
- | 驻马店市畜牧兽医学会和家禽业协会常务理事 |
- | 泌阳县畜牧兽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
- | 泌阳县畜牧兽医学会夏南牛业协会会长 |
- | 泌阳县专家人才联谊会副会长 |
-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驻马店市委员会委员 |
- | 中国共产党驻马店市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 |
人物评价
祁兴磊是驻马店市乃至全国科研生产一线科技工作者的优秀典型。他矢志不移、自主创新,扎根脱贫攻坚和科学普及一线,用责任、毅力与担当,将创新奉献故事书写在天中大地上,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创新、求是、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充分展示了驻马店市科技工作者的良好精神风貌。(《天中晚报》评)
被誉为“夏南牛之父”的祁兴磊40年风雨兼程、无怨无悔,是最美的“河南故事”。(时任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王庆评)
守得住时间寂寞,耐得住名利诱惑,二十载孤独的科研长跑,祁兴磊坚持到了辉煌时刻。纵然黑发变皓首,无悔青春付群牛。(2009年祁兴磊获感动中原年度十大人物的颁奖辞)
祁兴磊是个开拓性人物,堪称“夏南牛之父”。(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腾云评)
祁兴磊同志既是驻马店科技工作战线的骄傲,更是驻马店人民的骄傲,同时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的榜样和标杆。(时任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贺振华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