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幼平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李幼平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福建省泉州市
出生日期:1935年5月1日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南京工学院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当选)
个人经历
1935年5月1日,李幼平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
1953年9月至1957年7月,李幼平本科就读于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无线电系。
1957年9月至1959年9月,李幼平在清华大学无线电系研修。
1959年1月至1964年10月,李幼平先后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今电子科技大学)助教,讲师。
1964年10月至2011年,李幼平先后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科技委主任。(其间于1999年被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1年,李幼平任东南大学未来网络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李幼平院士长期从事核武器电子系统技术研究,在无线电遥测、遥控和引爆控制系统的研究中建树颇丰;主要围绕网络融合与网络信息服务,研究新一代信息网络体系结构及其关键技术,从控制互联网冗余流量、加强信息内容监管、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等角度,提出了“双结构互联网”、“存文化于民间”、“用内容管理网络”等富有建设性的设想,为解决互联网带宽瓶颈、内容安全等问题找到了重要的突破口。
李幼平作为主要设计者之一,在20世纪70年代,解决了空中遥测中子难题,能在不进行核爆炸试验的条件下,使飞行中的物理装置得以顺利定型,此后,中国的多种核武器就是靠这种方法得以顺利定型;提出了模式识别的弹道集合方法,形成了惯性变延时引信方案,现已正式被新一代引信所采用;20世纪80年代,李幼平提出一种利用碰撞频率自然增长的科学设想,并建议“慢记快发,边记边发”的工程方案。方案付诸实施后,飞行定型的重要数据,再没有因等离子体
社会任职
单位名称 | 职务 |
---|---|
总装备部科技委 | 兼职委员 |
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委会 | 副主任 |
参考资料: |
人物评价
李幼平具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学风正派,治学严谨,并能团结同志,默默奉献。(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