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李伯虎简介

李伯虎简介

淘名人 2024-01-11 22:47 热度:

李伯虎

 李伯虎,1938年11月27日出生于上海市,系统仿真及制造业信息化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名誉院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李伯虎于1961年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计算机专业毕业后进入航天工业总公司二院工作;1980年至1982年前往美国密执安大学做访问学者;1986年至1993年担任航天工业总公司二院204所所长、北京仿真中心主任;1993年担任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科技委副主任、常务副主任;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至2010年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2012年获得国际建模仿真学会终身成就奖。李伯虎长期从事仿真计算机系统、系统寻优、数字仿真软件、分布仿真、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总体技术、并行工程与虚拟制造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李伯虎

外文名:Bo-Hu Li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38年11月27日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智慧制造云》、《云计算导论》

主要成就: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提出“云制造”概念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人物经历

1938年11月27日,李伯虎出生于上海市。

1955年考入交通大学,1958年被学校选送到清华大学深造。

1957年—1961年,就读于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61年—1987年,担任航天工业总公司二院研究员。

1980年—1982年,前往美国密执安大学做访问学者。

1986年—1993年,担任航天工业总公司二院204所所长、北京仿真中心主任。

1993年,担任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科技委副主任、常务副主任。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3年—2010年,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

2009年,李伯虎与张霖率领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云制造”的概念。

2010年,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荣誉院长。

2012年3月25日,获得国际建模仿真学会(SCS)终身成就奖,入选名人堂,是第一位亚洲人。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李伯虎在系统仿真领域,提出大型模拟机整机精度与稳定性设计新方法。领导研制成混合计算机上参数、曲线、统计寻优器。主持研制成中国国内首例大型连续系统仿真语言及首例复杂系统仿真语言。合作提出间断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仿真及基于连分式仿真等新算法。提出并发仿真工程、仿真网格、云仿真、虚拟样机工程、高性能仿真计算机等理念、技术体系、总体方案并领导实施。在制造业信息化领域,合作提出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理念、技术体系。提出复杂产品集成制造系统、制造网格、云制造等理念、技术体系、总体方案并领导实施。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3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李伯虎先后发表论文300余篇、著作14本、译著4本。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1年3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李伯虎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及二等奖3项,部级科技进步奖16项。

人才培养

教育思想

李伯虎认为:科研工作能取得成果的三要素:一是选准科研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88年11月—2018年

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

2020年9月

重庆大数据产业研究院顾问


国家863计划CIMS主题第五届专家组组长


亚洲仿真学会联盟首任理事长


中国自动化学会制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智能技术与系统实验室等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及东南大学兼职教授


东华大学兼职特聘教授


《系统仿真学报》编委主任


国际杂志“IJMSSC”主编


欧洲仿真学会学刊《仿真实践与理论》外籍编委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李伯虎在过去30多年来在仿真技术领域的研究以及推动仿真学科发展等方面所做出的世界性的、杰出的贡献。(国际建模仿真学会评)

李伯虎是中国计算机仿真技术和制造业信息化的开拓者之一,为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中国计算机学会评)

您(李伯虎)心系国家发展,积极为中国系统仿真及制造业信息化事业的科学发展建言献策。您十分关心和支持工程院的工作,为中国工程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您甘于奉献的高尚品德,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勤勉务实的工作作风,是中国工程科技界的楷模和学习的榜样。(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祝贺李伯虎院士八十寿辰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