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黄培康简介

黄培康简介

淘名人 2024-01-12 07:57 热度:

黄培康

黄培康,男,汉族,1935年9月28日出生,上海市南汇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雷达学与雷达目标特性专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和航天二院科技委顾问,“目标与环境电磁散射(辐射)”国防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航天二院研究生院名誉院长。1956年,黄培康毕业于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1956年—1957年,在北京俄语学院留苏研究生部学习俄语;1957年—1971年,在国防部五院及二分院、七机部二院担任工程组长;1971年—1991年,在航天部二院207所科技委担任主任;1991年—1999年,担任航天二院科技委副主任;1999年,担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研究员;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培康长期从事雷达目标电磁特性的研究与测量。

基本资料

中文名:黄培康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35年9月28日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

主要成就:中国工程院院士(2005年)

籍贯:上海市南汇区

人物经历

1935年9月28日,黄培康出生,上海市南汇区人。

1952年8月—1956年8月,在南京工学院学习通信与广播专业,毕业后获学士学位。

1956年9月—1957年10月,在北京俄语学院留苏研究生部学习俄语。

1957年10月—1971年9月,在国防部五院及二分院、七机部二院担任工程组长。

1971年9月—1991年5月,在航天部二院207所科技委担任主任。

1991年5月—1999年6月,担任航天二院科技委副主任。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主要成就

黄培康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71年,黄培康带领一批科研人员在北京远郊妙峰山鹫峰脚下建设试验基地,经精心电磁设计,将一间破旧汽车棚改造成为微波低散射暗室,能测量小到麻雀般目标散射的功率,建造了1km长雷达目标测试外场,其菲涅尔区的平整度竟小于5mm,黄培康为了取得实际飞行的航天器特征参数,在远程精密跟踪雷达上连接了20多台套仪器,构成“目标特征测量支路”,其中由航天704所研制的中频磁带记录仪,其磁带盘的转速竟高于火车行驶时车轮转速,就靠这些设备在中国国内首次录取了髙速航天器的目标特征数据。

1978年,黄培康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考教授等倡导研究飞行器隐身技术,首先从实践开始,凭直观感觉将一个飞行器全部涂覆上优良的吸波材料,结果其雷达散射截面(散射功率的一种度量)不但没有减缩,反而有所增加,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揭示隐身机理,黄培康提出了赋形、吸波材料与阻抗加载三种隐身的分解与合成设计方法,创新地研制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黄培康担任“目标电磁散射辐射”国防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IEEE和国际宇航联(IAF)地球观察委委员、总装科技委和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兼职委员、航天二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和常务副主任、中国电子学会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国防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东南大学兼职教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研究员)等职务。

人物评价

黄培康院士是中国雷达目标特性领域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重要贡献。(中国院士馆评)

黄培康院士是中国工程科学技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为中国工程院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同时也是科学精神的表率、科学道德的楷模、科技创新的先锋。(东南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