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邬江兴简介

邬江兴简介

淘名人 2024-01-12 17:57 热度:

邬江兴

邬江兴,男,汉族,1953年9月12日出生于浙江嘉兴,原籍安徽省金寨县,中国工程院院士,通信与信息系统专家,中国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NDSC)主任,教授,少将军衔。1982年,邬江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并留校任教;1999年6月,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2004年1月,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2007年1月至2014年1月,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校长。现任中国网信军民融合联盟理事长。邬江兴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等。

基本资料

中文名:邬江兴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省嘉兴市

出生日期:1953年9月12日

毕业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当选) 中国大容量程控数字交换机之父

人物经历

1953年9月12日,邬江兴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市。

1969年2月,邬江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

1969年2月至1975年7月,邬江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工作。(其间,于1970年参加中国第一台集成电路计算机研制,并担任内存储器调试组长;于197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5年8月至1978年8月,邬江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洛阳外语学院干部进修班计算机工程专业大专学习。

1978年8月至1980年8月,邬江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区工作。

1980年9月至1982年8月,邬江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今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助教进修班计算机工程专业本科学习。

1982年9月至1986年7月,邬江兴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技术研究室副主任。

1986年8月至1992年11月,邬江兴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综合技术教研室副主任、主任。

1993年,邬江兴担任国家数字交换系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研究综述

邬江兴1970年参加中国第一台集成电路计算机研制并担任内存储器调试组长,1974年至1978年作为总师组成员参与J103型百万次计算机研制,1980年至1984年作为总设计师主持了大型分布式计算机系统GP300(每秒钟5亿次运算速度)的研制,从1985年起开始从事程控交换机和通信网络技术的研究与实践,1991年主持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容量可达6万等效线的程控数字交换机并实现产业化,2002年主持研制成功中国高速信息示范网并实现了中国互联网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业“零”的突破,2006年主持研制成功中国高速信息示范网并在中国长三角地区构建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先进技术示范网—3Tnet,2011年主持研制成功中国下一代有线电视网(NGB)上海示范网,2013年带领团队研制成功世界首台拟态计算机。

承担项目&成果奖励

截至2014年4月,邬江兴承接国家和军队科研课题69个,其中重大任务2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兼职

2007年,邬江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2022年,河南省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首席科学家。

单位名称(学术组织刊物)

职务

中国863计划“高性能宽带信息网”专项

总体组组长

中国国家三网融合专家组

第一副组长

中国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主任

中国国家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NGB)专家委员会

主任兼总工程师

中国国家移动通信重大专项(第3专项)论证委员会

主任

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

中方技术代表

中国“十一五”国家863计划信息领域专家组

副组长

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通信科学技术委员会

委员

中国软件协会

常务理事

中国通信学会

会士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邬江兴誉为“中国大容量程控数字交换机之父”,只有本科学历的他,带领教研室的15个年轻人,历时数年,研制出了比西方同类产品性能更优越的04机,创造了世界通信史上一个神话。(新华军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