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苏东林简介

苏东林简介

淘名人 2024-01-12 21:17 热度:

苏东林

苏东林,女,1960年3月7日出生,山东省莱芜市人。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磁兼容技术研究所所长。苏东林于1979年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6年创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学科;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20年获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苏东林长期从事电磁兼容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苏东林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60年3月7日

毕业院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系统级电磁兼容性量化设计理论与方法》

主要成就: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女

人物经历

1960年3月7日,苏东林出生于北京。

1979年至1983年,就读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学本科,毕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1983年至1986年,就读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得工学硕士学位。

1996年至1999年,就读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2006年,创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学科。

2012年,创建航空军工行业电磁兼容专业培训基地。

2019年11月22日,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共二十大代表

主要成就

苏东林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苏东林领导团队开创出电磁兼容自顶向下量化仿真设计检测评估这一学科方向,承担系统级电磁兼容理论与方法、设计与评估、实验系统研制、电磁兼容实验检测、电磁兼容问题解决方法等科研任务。

学术论著

截至2019年11月,苏东林先后发表学术论文72篇。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2015.03

《系统级电磁兼容性量化设计理论与方法》

苏东林著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3.11

《平面结构的超宽带振子天线理论与应用》

吴琦,苏东林,金荣洪著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3.04

《FEKO 5.4电磁场分析技术与实例详解》

阎照文,苏东林,袁晓梅编著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1.08

《有源集成天线技术》

苏东林,肖永轩著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9.10

《FEKO 5.4电磁场分析技术与实例详解》

阎照文,苏东林,袁晓梅编著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9.01

《电磁场与电磁波》

苏东林等编著

北京:高等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2019年4月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中华全国总工会

2019年11月22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20年1月1日

2019十大女性人物


2020年5月

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

2020年9月

第四届立德树人卓越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国防科技工业与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国务院政府津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全国巾帼建功标兵


2021年5月

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

北京市

2023年2月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何梁何利基金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16年

中国电子学会会士


工信部“智能系统与装备电磁环境效应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国电子学会电磁环境效应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电子学会电磁兼容委员会委员


中国电子学会天线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


中国通信学会电磁兼容委员会委员


IEEE中国分会AP分会主席


URSI-B中国分会主席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


中国高等学校电磁场教学与教材研究会理事


强电磁环境模拟与防护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


国防科工委航天器及运载火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北京宇航学会某技术专业组成员


总装某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航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


北航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电磁干扰与兼容》(中文版)《宇航测控技术》编委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苏东林是研究电磁干扰、电磁兼容性方面的专家。在很多学生眼里,苏东林就是一个“大家长”,严谨又和蔼,在科研上给予指导,在生活上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与呵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评)

苏东林是中国电磁兼容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教书育人、科研探索30余载,一直坚守在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她始终把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的研究与攻关方向,培养了一大批国家急需的电磁兼容技术栋梁;她的科研成果已经规模化应用于陆海空天等装备研制领域,为中国装备形成实战能力做出了重大贡献。(前沿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