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得天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李得天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66年6月
毕业院校: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20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终身院士 202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出生地: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66年6月26日,李得天出生于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
1981年至1985年,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85年,任职于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2001年至2002年,以客座科学家的身份在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PTB)进行合作研究。
2004年至2007年,就读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物理电子学专业,毕业获得博士学位。
2011年,获中国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8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
2020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终身院士。
2021年11月8日,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
李得天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李得天解决了真空中性气体、真空等离子体和复杂真空效应的测试计量难题,建立了中国较完整的真空测试计量体系,研究成果在地面、近地轨道和宇宙深空获得了全面持续应用。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2年12月,李得天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获国防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3项。
时间 | 项目名称 | 奖项 |
2015年 | 高精度微小气体流量测量新技术及应用 |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2020年 | 空间电推进综合测试技术及应用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20年 | 卫星充放电效应模拟测试与防护关键技术研究 | 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 |
学术论著
据2023年2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李得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8部。
著作 | 出版社 |
真空计量新技术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卫星充放电效应环境模拟方法 | 北京理工大 |
社会任职
时间 | 职位 |
2019年 | 厦门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讲座教授 |
2019年 | 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
2020年 | 第十六届中国电推进学术研讨会学术委员会主席 |
2022年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
中国真空学会副理事长 |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副理事长 | |
中国宇航学会电推进专委会副主任 | |
真空技术与物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 |
《真空与低温》期刊主编 |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常务理事兼真空计量专委会主任 | |
中国真空学会常务理事兼质谱分析与检漏专委会副主任 | |
全国真空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一副主任 | |
国家“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领域空间探测技术主题专家 | |
总装备部卫星系统技术专业组空间环境与防护技术责任专家 | |
总装备部军用时间频率专家组专家 | |
中国真空学会科普与教育委员会委员 | |
参考资料: |
人物评价
李得天是真空测试计量领域学术带头人,在计量技术、计量标准、测试装置和工程应用等方面做出了系统性贡献。(中国工程院评)
李得天学风严谨,勇于创新,注重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国质量报》评)
李得天扎根西北30余年,另辟蹊径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成果,为中国国防科技建设作出了大贡献。(光明网评)